“国内汽车的发动机,多是进口或合资的,利润大都被国外垄断。”邢敏说,“国产发动机因为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与国外差距很大,国内的合资企业都不愿意用国产发动机。而国产整车出口也由于发动机性能等问题,在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盟国家时困难重重。”
“目前,国内大多数车企生产的新车排放只能达到欧3和欧4标准。2009年9月1日,欧盟已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欧5排放标准。”邢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已原则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到2015年我国排放法规将与国际接轨。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内,中国内燃机产业将面临从目前欧3标准到欧6标准的巨大技术跨越。”
传统发动机减排潜力巨大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内燃机工业产销同比增长10%,产量达6700万台,总功率11.3亿千瓦,金融危机并没有给内燃机行业带来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汽车制造商尚没有完全掌握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而与此同时,每年售出的传统燃油汽车数量仍在攀升。如果无视这种趋势,中国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必定面临很大压力。
事实上,在新能源动力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传统发动机行业也在谋求更环保、更节能。据龚克介绍,2009年底,广西玉柴与天津大学合作推出了两款已实现两级增压的低碳节能高效发动机,其中一款已经成功装车试运行,实现了低碳排放、节能和发动机应用的小型化,每台车每年至少减少5吨二氧化碳排放。而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底,全国载货汽车保有量近1370万辆,如果全部安装这种节能高效发动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50万吨。龚克表示,今后,内燃机产业创新联盟还将进一步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