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年广东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我国**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开始,我国建筑陶瓷迈出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而卫生陶瓷业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长足发展,不到10年时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大的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
但我国陶瓷业存在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已雄踞世界陶瓷大国宝座十余年,但却是陶瓷弱国。这其中,一方面我们的陶瓷企业为数众多,产量居世界**,连年名列世界前茅,有关信息显示,自1993年起,我国建筑和卫生陶瓷产量双双名列世界**,建筑陶瓷产量近世界总产量的50%,卫浴产品比例超过30%,日用陶瓷产品更是占据**比例。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劲市场竞争力,特别是由于缺乏国际**品牌,许多陶瓷产品不能跻身高档市场。且由于我国的陶瓷行业原材料消耗比较高,利用率低,使得成本偏高,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在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增长快,但是价格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仅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3左右。
大而不强是我国陶瓷业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产业规模,企业和品牌数量,还是产品个头,都是别人难以染指的强项。但是,这些指标都不在陶瓷强国的评价范围之内。强大,应该是由强到大,或许这样的跨越十分容易,而我国的陶瓷业却反其道而行之,先成就了大的目标,再向强的目标迈进。这似乎违背了某种规律,因而需要多走好多弯路。近几年来,陶瓷业继续在做大的文章上“泼墨如水”,圈地建厂、产业转移、新兴基地等,相当火热;但在做强的征途上却“惜墨如金”,在年产值规模、产品出口价格、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只能望洋兴叹。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全球陶瓷生产基地,作为众多国际**陶瓷品牌狮匍豹匐全力进攻的重点市场,中国陶瓷业,你该如何应对?
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勇敢、**英俊的武士,年幼时他的母亲忒提斯曾把他倒浸在冥河水中,使他周身刀枪不入。但他的脚后跟因没沾有冥河水而成为他的致命之处。大而不强是深埋陶瓷业心中的痛,那么,中国陶瓷业不能实现由大到强的“阿喀琉斯脚踵”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