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间的相互并购是国际经济领域的一种常规活动,国际机床行业有两次大规模并购举动;一次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德国蒂森钢铁集团并购美国过半数领军机床企业。到了九十年代末,美国MAG财团又全部回购这些机床企业。至于单项的相互并购,更是十分常见。过去我们很少参与,体会不深,也错过了一些机会(例如1976年我们在美进行机床采购时,就遇到过美国电加工高技术企业RICHON主动向我提出可以接受并购,但我方当时由于认识及物质条件不成熟,未予受理)。实际上完成并购(特别是100%控股)就是取得对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包括属于竞争性强的技术所有权)。至于某些涉及军工的敏感技术,因与政治环境有关,需要另作妥善处理。国内有人笼统地认为不可能得到并购企业的技术。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至于被并购方的员工能否在并购后为我方认真服务,这也是国内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曾经多次组织对方各层次员工座谈,进行思想顾虑摸底。对方员工关心的是三大问题:
一是会不会把企业搬迁到中国;二是会不会要他们改行;三是会不会中国派大批人员过来顶替他们的工作岗位。当我们解释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他们都一致表示:“只要你们出资,使企业正常运转,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因为我们资本主义社会习惯于‘为资本打工’,而不在乎出资人的变更”。
根据2009年12月14日获得的统计信息:2002到2008年中国企业的年度对外投资从27亿美元增长到约560亿美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66%。
我国海外并购依然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