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2日,兴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当日一开市,股价即升逾两成,收市较招股价上升39%,再度为彼时低迷的家具市场注入一支强心针。
一时间,一向“不差钱”,几乎都为民营资本出身的众家具企业似乎纷纷转变观念,急于从单纯的产业经营转向资本运营。盘子不太大的区域品牌如好百年、华源轩等等密谋创业板上市,大富豪家具、金盛家居也传出了上市的信息,全国性品牌如红星美凯龙等力拓主板上市。不仅仅是流通渠道领域,制造领域,甚至包括服务领域,也传出了深圳家具行业协会试图依托展会、卖场、产业教育学院、家具报等项目上市的信息。
家族企业发展轨迹
为什么要上市?
“我们上市,就是为了做百年企业,百年企业的关键就是要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我们不急圈很多钱,我们追求的是团队竞争力。”香港兴利集团执行董事黄伟业认为,中国家具行业毛利相对较高,但却很难跟金融对接,在资本市场上有所作为,这是中国家具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此之前,“中国家具企业的发家史几乎都是一致的,一般都由小作坊、夫妻档自己组建生产线,靠为国外品牌贴牌加工来赚取利润。由此,中国的家具企业有百分之九十多是民营资本,一直在主流视野之外低调而肆意地扩张。”《真情。家具Time》创办人、执行总编袁卫东认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家具行业的整体产值约为六七千亿,规模堪比房地产、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可惜,在近30年中国的两波产业发展浪潮中,家具业因为缺乏国内和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势介入,产业链得不到有效整合,缺乏现代大流通业的渠道布局和塑造,就很难培育出上百亿产值的大型企业。”
直白地说,“中国家具业普遍是‘老板说了算’,在这种私人占有式的经营模式下,老板能力和见识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低。”业内人士詹德威如是分析。
从这个角度看,上市或许是中国家具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好出路。因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产权结构会发生很大改变,继而决定了企业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