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才刚刚开始
中钢协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有关铁矿石问题的博弈,还刚刚开始。”言下之意就是,矿价机制的变局,还远远未到定局的时候。业内不少专家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既要静观其变,又要主动作为。
这位中钢协人士说,中国钢厂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诉求清楚表达出来。矿价谈判不能“一口价”“硬要我们接受”。目前矿商提出的大幅涨价的要求,是中国钢铁业承受不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矿价大涨,只能带来两个严重的后果:要么是中国钢铁业大面积、而且是大幅的亏损;要么就是把钢铁成本压力硬性向下游产业转移,对中国整体产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可能形成输入性的通胀。至于坚持年度定价还是季度定价,这都需要坐下来谈,要协商。与此同时,必须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从根本上治理铁矿石贸易的混乱现象。
冶金规划专家李新创认为,中国今后的钢铁需求依然还是刚性的,只是增幅将明显减小。如果不在“走出去掌握资源”这个根本出路上下决心,要在铁矿石问题上争取主动是不大可能的。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也认为,矿价上涨必将刺激更多投资者进入矿产资源市场,只要假以时日,新兴力量必将改变现有的矿石供应格局,矿价机制也必将向更为合理的方向演进。
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表示,为了应对矿价机制的变化,公司将在谈判机制、定价模式上探索新的路径,研究不同定价机制对公司经营的具体影响及对策,加大压力测试,测算对公司中长期成本效益的影响,力争在减轻定价机制变化对公司影响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今后的定价机制,到底是在年度定价、季度定价还是指数定价上稳定下来,目前谁也说不清楚,但都存在可能。
“我的钢铁”资讯机构首席专家贾良群等人士认为,对于“指数定价”这样的“陌生领域”中国钢厂和国内相关服务机构不应持“视而不见”的消极态度,而应主动谋划,早作准备,尽力避免“不得已、被动接受”的不利局面。现货矿市场主要在中国,“中国价格指数”应该**具代表性,中国资讯机构应该“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产品设计和自己的服务”,并争取获得全球业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