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得太紧的橡皮筋总会断”
正是因为“该来的一定会来”,进口现货矿市场在涨价预期的推动下,前一段持续冲高,印矿到岸吨价一度曾达190美元,直逼2008年曾到达过的200美元的历史**高位。由于高成本的带动,国内钢价也是“涨个不休”。
但是,“钢价-矿价”互推型的市场格局,需要经过市场的**终检验,“绷得太紧的橡皮筋,总是会断的”。国内一家大型钢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矿价通过钢价向下游转移,是以下游产业的承受力为限度的。过了限度,就一定会逆向朝上游来算账的。目前,矿商相对强势,推行季度定价,而且在选用何种价格指数、指数是怎么来的、合理性如何等问题上,不与钢厂讨论。这样过分的要求,今后肯定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用另一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该去的一定会去”,用时间和市场的事实来求得总体的平衡。
据国内**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新报告,国内钢价在4月中旬见顶后已呈持续回落态势,这说明钢铁高成本的消化空间在受限。以沪上建筑钢价为例,今年春节之后,从每吨3700元一路上涨到4370元,到4月份触及高点后“见顶回落”。在4月份**后一周内,国内共有25家螺纹钢和线材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除2家上调、1家持平外,其余22家钢厂都选择了下调出厂价,这使得现货钢价的下行空间将随之进一步扩大。
在钢价回落的同时,钢铁原料价格也在高位出现了松动。钢坯跌势**为明显,废钢市场也出现了稳中走低的迹象。更引人关注的是,不断攀升的铁矿石价格,已直接导致钢厂接盘意愿降至低谷,成交清淡之下高位矿价也出现了松动走低的迹象。有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危机之后,市场“挤泡沫”的频率相对以前会有所加快,过度“单边市”的现象将会减少,这对于市场的总体平衡是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