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竞争压迫
涂料的厂家有多少不用我说,大家都有数,施工队伍或是装饰工程公司有多少更是难以计算了,那么在有限的施工面积上靠什么争夺份额,可能有这么几个:1、名牌产品配标准工艺;2、价格低,质量标准高;3、关系硬,可以过关斩将。当然都是纸面上的东西,如何落实先进入再说吧。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之下,如果不在材料上、工序上搞点“节约”,偷梁换柱的话如何能才能保证开工的开销呢?
五、权力庇护
有一些工程的权力人物把涂料施工直接交给自己的人来做,而现场的监理和项目经理根本是敢问不敢言,敢说不敢管,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司空见惯的情形。所以,施工者自然是怎么省事、省钱怎么来了。而在这样的放任环境里,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了,至于按标准施工就更是妄谈了。验收的时候,权力的力量比起工程的质量标准来讲更有着实际的作用!
六、素质低下
这里没有贬低涂料施工人员的意思,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确实也暴露了这样的情况,很多施工队的成员都是农民工,无论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工人,还是刚入行不久的新人,在涂料的原理及施工技巧上都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盲点,甚至是只是操作工而根本不会去分析,缺少了专业技术的素质,就容易出现凭感觉,靠经验,注重表面功夫,等等误区,所以有的施工队的施工质量忽好忽坏不稳定就经常出现,就是因为他们按照一贯的思维比葫芦画瓢的结果。为了能尽可能的节约时间,在工序上、材料上动一些歪脑筋也就成了习惯,所以,你只要认真的看着,就会发现他们也是在不停的投机取巧,看似给节约了材料,其实也节约了工序,对于上面的承包者来讲既然是节约了材料表面的工作很**也就懒得去考虑过程中的问题了。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后果都是一个,本来是美容的涂料**后成了毁容的毒药!我以前经历过一个工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客户接到的这个工程,对方给出很低的价格做弹性拉毛,而且要做到柔性腻子两道,底漆一道,拉毛一道,面漆两道,这样的要求下工费就去了7、8元,材料的费用不足15元了,怎么能用2000多的腻子,20000多一吨的弹性涂料呢?后来的施工材料和工序同时降低标准,结果没有多少时间就开始起皮,脱落,局部还有点掉色。对方看到这个情况抱怨的不得了,怎么会做成这样呢,给你的价格不低啊!等等。这是双方都感到委屈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想,给你10元钱买瓶酒能让我喝出茅台的感觉,**后的结局不是这样的话,大家就开始扒拉对方的毛病了,不欢而散!
有时候,在和客户谈业务的时候,客户总是提出来:你看看,哪个工程哪个工程是用涂料做的,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你们的涂料会不会这样啊?怎么回答?你说不会吧,客户会说当时他们承诺的也不会,你说会吧那不是自抽耳光吗?这是对从事涂料行业的工作者来讲极为尴尬的场景。仔细想想也是,出去走走到处不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吗?
我们理解现在涂料行业的复杂局面,但是对于涂料行业来讲不是也想正名吗?其实包括真正的涂料受用者来讲,即业主和真正的建筑甲方不也想看到漂亮的涂料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