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涂料品牌将赢得发展契机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可以看到,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涂料产业作为生产制造、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配套产业之一,4万亿的刺激方案无疑在“寒冬”中洒下一缕阳光,但政府采购歧视国货甚至拒绝国货的现象一直触动人们的神经。
“4万亿”刺激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提振国内经济、刺激国内需求和消费,要实现这一目的,**起码在国货和外货性价比相差不大的前提下,“4万亿”不应排斥国货。近期,《信息时报•家居专版》与搜房家居网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为期10天的涂料消费网络调查,其中发现,外资涂料品牌**度和购买率较国产品牌多出两倍,超过八成的消费者表示如果需要购买家居内墙涂料产品,会**多乐士、立邦 、来威等外资品牌。
可见,不仅政府采购,消费者在选择涂料品牌时也都倾向于“洋货”。
“买国货令 ”之所以出台,是因为政府承担着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重任,承担着扶持国内企业发展的职责,所以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国货,是政府理当承担的一种责任。唯有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国货,才能为民众购买国货发挥示范效应,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民众对于国内产品的消费。就涂料产品来说,由于政府采购金额巨大且具有持续性,优先购买国货,本身就能为国内涂料产品提供巨大而稳定的销售渠道,为国内涂料企业发展发挥巨大的扶持与促进作用。其实我国涂料产品在总体上与国外产品质量实际相差并不大,国内众多企业也都时刻彰显着扛起民族大旗的责任与义务,如中华制漆 对“发展民族工业、创造彩色人生”的坚持、经典漆对“乳胶漆国产**品牌”的追求、星冠漆“细心如妻”的倡导等等。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这次拉动内需的4万亿政策中,民族涂料品牌将发挥巨大潜力。
其实,不论是国货还是洋货,公平竞争、适者生存永远是市场经济不变的法则。乐观地看,4万亿国货与洋货的争论,或将在民族涂料品牌中间掀起新一轮的产品变革,从而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