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网讯] 刚刚在北京闭幕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外部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的经济已经产生了影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重要的是扩大内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
今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已经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扩大内需的重要性。那么,在次贷危机不断蔓延、欧美市场需求急剧萎缩的背景下,以出口作为一贯导向的广交会,又能在这场“中国制造”出口转战国内市场的大转型战役中,率先提供什么样的探索经验和样本示范呢?
目前,第104届广交会已经举行到了第二期,正在展出的是“日用消费品类”、“礼品类”、“家居装饰类”等3个商品种类。与**期的机电类产品相比,第二期与第三期的纺服鞋帽等皆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在这轮金融危机中受国际市场影响**深、出口增速减缓**为厉害的行业,同时也是**新出台的出口退税上调政策中重点“拯救”的领域。
“事实上,从事外贸出口的制造企业,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技术水平,都要比一般企业强。他们能生产出符合欧美市场严格要求的产品,那么也能生产出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产品。从以前的单一外向型,转向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是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出口制造企业的主要出路。”一位资深外贸行业人士说。
外贸企业转战内销今年求突破
在广交会上,记者随机采访了10家参展企业,已经涉足国内市场的外贸企业就占了7家。不少外贸企业更是将今年定为内销“突破年”。
早前,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就曾在4月份的春交会上指出:中国国内市场广阔,希望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也要研究内销,学会“两条腿走路”。市场人士分析,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新一轮的“出口转内销”热潮将会上演。
“去年人民币升值以后,我们公司就将发展的重点转向内销。以前我们出口占了总生产的80%左右,现在出口和内销比例为1:1了,以后内销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一家东莞家具企业表示。
“我们早就开始‘两条腿走路’了。”佛山宏宇陶瓷负责人伍剑峰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努力,该公司的内外销比例已经实现了“六四开”。
广交会参展商们此前给记者总结出了“三率两价”: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劳动力价格以及原材料价格。而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无疑将这些交易风险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在这种形势下,内外销结合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伍剑峰解释道:道理很简单,相对单一海外市场而言,市场越分散,风险自然越小。另外,内外销结合还可以增强企业与海外品牌商的议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