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陶瓷企临集体猝死 华夏陶瓷城冷清异常(一)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8-09-01 10:35:46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8月25日下午两点,偌大的华夏陶瓷博览城冷清异常,几个环卫工人推着垃圾车从鹰鹏陶瓷破落的展厅前经过。  数月前,这个

  8月25日下午两点,偌大的华夏陶瓷博览城冷清异常,几个环卫工人推着垃圾车从鹰鹏陶瓷破落的展厅前经过。

  数月前,这个国家**品牌的展厅内窗明几净,各式瓷砖样品摆放得井然有序。而此刻,展厅里一片狼籍,正在重新装修,“听说这个公司的老板和财务总监跑了,现在展厅的场地已经转租他人。”附近某建材出口贸易公司梁媚告诉记者,“除了鹰鹏倒闭外,附近一些陶瓷企业的展厅也筹划迁出。”

  原材料涨价、化工料涨价、燃油涨价、燃煤涨价、电费涨价让佛山众多陶瓷企业感到窒息,雪上加霜的是,根据政府规划部署,今年佛山300多家陶企,将有40多家陶企被扶持,140多家被调整,还有170多家需要关闭与转移。

  “十项全能”赶走陶企

  佛山陶瓷走还是留?这个问题争议已久。

  新世纪之初,四川廉价清洁的天然气及相应的原料与西部市场吸引新中源、奥斯堡、广乐等企业落户四川夹江2002~2006年,佛山陶瓷大规模走向省内临近的肇庆、清远、河源等地。当陶瓷大鳄们因为布局区域市场集体外迁时,政府的态度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极力挽留企业在佛山市内的不同区之间进行转移。

  但2007年下半年,陶瓷老板明显感到政府态度的转变,先是《关于加快陶瓷产业优化提升的决定》出台,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建筑陶瓷制品生产环节的外迁和全国布局,“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根本转变。”根据目标,整个佛山市有366家规模陶企,将有250多家陶企被要求迁离,涉及5万多员工的重新安置。

  针对外界对“关、停、转”的异议,佛山市政府今年5月正式出台三个政策性文件,这三份文件为陶瓷企业的去留定下了十项评价指标,这十项指标涉及清洁生产、单位能耗、燃料使用、交通运输、劳动保障、职业卫生、税务、安全生产等方面。政策规定,今年10月底前,佛山各区将按照十项指标逐一对陶瓷生产企业进行检查,任何一项不符合,都将被要求进行整改。如在规定期限内仍无法达到要求,将依法进行关闭。

  有业内人士质疑:十项指标多数企业都不难实现,但留给企业的时间太少了,5个月限期内企业在能耗和使用能源方面达到要求非常困难。政府为什么不提早两年给出指引?现在很多企业都抱着侥幸心态观望,希望政府“关、停、转”的态度能有所软化。

  “企业一旦搬迁,除了压机可以搬走之外,其他设备基本上成了废铁,因此在政策面朝令夕改的环境下,企业往往不敢轻举妄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建辉陶瓷两年前在地方政府的动员下搬到南海区狮山镇的官窑,当时考虑这里距离市区比较远,有三四十公里,不会受到影响,因而投入6000多万元建了新厂。去年4月建辉通过了各方面的验收,岂知投产才半年多就被列入了关停企业名单,要求今年底前必须搬走或者关闭。一条陶瓷生产线的投资回报期现在要8年左右,这种‘猝死’法,让企业无所适从。”

  环保名义下的博弈

  十项指标为首的三个政策性文件的出炉,被视为政府在规避陶瓷产业调整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此前有媒体报道,佛山市政府曾为此召开工商、环保、税务、公安、经贸等职能部门的专题会议,会议认为“陶瓷企业根本不具有与政府博弈的能力”。该媒体援引知情者的话说,“当时有人建议,如果企业不听话,就让税务部门每月查税一次,环保部门每周抽样一次,交警部门可以将超载检查站设在厂门口,更何况目前供电指标严重不足,可以随时停它的电。”

  原址位于南庄镇的某陶瓷厂一内部员工卢先生向记者证实了他们企业被逼迁的经历:该陶瓷厂一开始迟迟没有签订关停承诺书,这令南庄镇政府颇为恼火,几部警车停在厂区门口,七个部门几乎是轮番上阵检查,弄得企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后,该企业只得把生产车间搬到周边地区。

  把曾经是佛山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陶瓷业往外“赶”,政府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宁舍一点gdp,也要换回青山绿水”。在《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中列举了陶瓷产业的“七宗罪”: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节能降耗任务艰巨、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主创新有待加强、企业不够大不够强、行业自律管理较弱、国际市场存在障碍。污染矛头首当其冲。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