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大陆建陶产业未来永续发展之路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08-08-27 11:02:38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企业为达到赢利的目的,也可以随经营者的判断与价值观,各自选择不同的致胜之道(赢利之道),例如: 

  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企业为达到赢利的目的,也可以随经营者的判断与价值观,各自选择不同的致胜之道(赢利之道),例如:

  1、以更高品质取胜。但品质的意义有很多种,有外观性的、有功能性的、有物理性的、有使用性的、有经济性的、顾客所关心的项目各有不同,因此若不对品质作进一步的定义,光是“品质”两个字的说法并无多大意义,从刚一开始人们对品质的好坏是无知的(即无法从外表来判断产品的品质,仅以其来源地或价格在既有知觉中判断大概是好或是坏),后来,再进入以品牌形象来作出决定,但再到后来,在部分市场中,几乎所有公司的品质都差不多时(仅指在市场上流动的物品而言)。在此情况下,品质已不再是品牌抉择的决定因素,所以“无印良品”会在顾客中大行其道,而在这时候“魅力品质”才是“品质”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我们试问现在的建陶业者们有多少人知道什么叫“魅力品质”呢?其内涵又是什么呢?      2、以较佳服务取胜。这是一个大家都挂在嘴上的口头语,但又有多少企业多少人真正能贯彻做到呢?尤其越是终端离老板愈远愈是在“管制”之下,失去了”服务的真谛与精髓“,所以久而久之,它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罢了。况且对于“服务”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下,会对每种服务的特质有不同份量的要求,因此除了老板自己从事所有客人的贩卖外,否则没有一家企业服务可以满足所有顾客的。        3、以较低价格取胜。这是目前大陆建陶行走世界,外销创汇**有力的武器。但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后面还有多少新兴国家会以这种优势,来替代我们这个“农民消费者的造福者”的美誉地位呢?所以光凭低价并不是大陆建陶未来发展之道。        4、以高市场占有率取胜。因为他们会拥有且具有规模经济与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但不一定是美誉度),因为上市场存有一种所谓“花车效应”及“西瓜靠大边”的效应,但一旦市场进入一个行业lc停滞或衰退期时,能否经得起这种沉重力,那就得看(1)停滞时间长久(2)企业财务是否健全、健全了,尤其那种过渡举债运用财务杠杆的企业就会较容易出现危机。        5、以量身打造和订制取胜。这是一种较为稳健的做法,它抗风险能力强,但当景气繁荣时,它可能会比别人少赚很多就像在家庭小电器的行业中燦坤与龙德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对比。        6、以不断的产品改良取胜。就像雅歌一样,可以发展到八代,但有些产品几乎很快的就会达到可以改良程度的**大极限,再也无法改良了,可惜的是大陆建陶的抛光砖始终自以为是,没有在进行有效的改良,以致于时到今天,成为在室内建材上出现**大危机的病患者。        7、以经由产品创新取胜,就像在一片抛光砖及瓷片的瓷海里,金意陶**仿古砖的先河(虽然它不是**位,但既有印象中被认为是**位),所以它能在这短短的几年内成为仿古砖的领导者之一。但产品创新一般的公司却不敢放手一搏,因为有品质的(指命中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品在市场上之失败率仍高达八成左右,而工业品的失败比率则约有三成,让企业进退两难。所以有人说:“现在的瓷砖不开发新产品,就得面临从市场消失,但若导入新产品,也许会造成很大的亏损。”        8、以经由超出顾客期望而取胜,今日顾客都希望能⑴享有**高品质;⑵额外服务;⑶特别服务;⑷高度的便利性⑸少量多样;⑹老顾客特别优惠;⑺保证产品使用年限效率;⑻而且还要求付**低的价格。因此可以说没有单**种行销方式能保证永远获利,而是必须要拥有自己独特的行销特质与活动。        建陶产业发展至今,我们相信聪明的老板们应该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心得。而要怎么有效的经营才能因应未来发展之道?就像前面赚钱之致胜之道一样,没有一则既定的模式,重要的是要企业能谋求一种多元能力,才能像孙子兵法所说:“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虚而求实;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然要论及大陆建陶产业未来发展策略,我们不得不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中国整体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迅猛发展后,从2005年开始产生双顺差的问题(即贸易顺差与资本帐顺差)后,中国经济不得不以调整汇率的方式解决外部失衡。并且央行也积极发行票券、国债、回收通货。据估计,大概已发行了人民币3兆元的票券,而一年必须要付出人民币900亿元的利息,但这种为解决外部失衡的问题,却演变成为中国大陆经济过热或是通货膨胀的内部失衡。中国为了有效推行宏观调控,不得不在去年破纪录地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十次左右,利率也提高六次,使得一般存款户实质上面对平均近2%的负利率。负利率减低存款人存钱的意愿,因此引发流动性过剩的连锁反应,过多的资金到处流窜,造成股市跟房市的过热。尤其房地产产业非常敏感,所以就在这时对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投资限制,希望不要再去投资这些行业。⑻投资过热的问题。所以自2007年就定了具有一定指导性的预期性施政指标,虽然这些指标并非强制性目标,但可以看出也是未来整体经济将会发展的方向。举例如下:⑴经济成长率在7.5%~8%;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助学贷款;⑶通货膨胀率在3%以内;⑷统一收支平衡;⑸每年要转移农村劳力900万人;⑹城镇失业率要在4.6%以下;⑺到2010年人口不能超过13.6亿人;⑻每一gdp单位能源消耗率要降低20%;⑼用水量要降低30%;(10)耕地保有量至少1.2亿公顷;(11)污染排放量减少;(12)森林覆盖率;(13)养老保险;(14)医疗体制私有化改革;(15)以内需劳动消费成长;(16)缩减城乡差距;(17)解决贫富不均;(18)强化社会保障以预防人口老龄化;(19)抑制房价的住房改革;(20)转移经济开发重心从落后的西部、中部等20项。所以由上总结我们预估未来陶业将会面临的前景与挑战现象有:⑴旧基地发展不易,生产及指挥基地西移;⑵市场仍大、需求不断;⑶劳动保障成本大增;⑷用工不易;⑸环保压力持续且扩大;⑹新技术取得困难及人才难找;⑺工业设计是制约;⑻生产从业员工老龄化;⑼能源燃料紧张价高;(10)产品涨价不易;(11)外销不受鼓励等。值此我们回首看看产业内过去发展的特色与缺失后再来思考建陶产业未来的发展之道。        一、建陶产业过去发展的特色与缺失(仅举其大者):        1、经营面:随机应变,充分运用弹性原来就是中小企业成长**大的特色与力量。尤其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抓着风险利润与景气利润、聚集利润的契机,但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进入饱和期之际,那种看似无招胜有招的随机应变特色也必须调整。在此我们建议想要在未来确保永续成长的企业,必须赶紧确立一个明确的策略方针。        2、研发面: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几乎都是采取模仿仿制的方式在进行设备、原料、工艺、制品的开发与生产,企业内根本没有所谓研发机制与人力配置。当然在现今生态上虽然可以满足滞后的大陆市场需要,但要在未来和国际上现今领导地位的区域和国家竞争那是远远不足的,而这一点较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机构可以担负起这个责任。所以要想在未来有所突破的发展必须产、官、学的有效合作,投入研发的行列,否则要谈建陶的未来发展,永远只会是一句空话罢了。        3、人才面:有限的人才培育供应环境,再加上建陶产业本身的不争气,所以**终吓跑了年青人;**终会像台湾那样,就连这些现有系所也会面临没有生员的现象;**终只能仰赖学徒型的方式培育人才,但这种学徒型的技术人才培育方式,能勉强满足生产所需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无法满足设备、原料、产品创新的需要,所以如不调整对技术人才的用工观念,那么以中国目前这种状态,要谈未来的发展那又是一句空话,不只如此,恐怕未来在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用工情形老龄化以后,就连学徒也没有呀!        4、环境面:不要说外部的环保,就是厂房内的环境也是一种草菅人命的做法,这样三k环境不是无法治理而是老板们愿不愿意投资花钱改善的问题,我经常说的陶瓷业是被比下去的行业就是这一点,不要认为中国人多,作为员工他们也有权利选择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再不改善**终就只好引进比我们更落后的非洲劳工了。        5、管理面:不是管理不重要,是要当风险利润、景气利润、聚集利润三种利润都享尽以后,才会去想到要怎么把毛巾再拧干的管理利润的;另一方面当产品利润还很高的情况下,管理好不好也不重要,所以一定得等到成本压力已经让现在的陶企感到利润微薄时,才会讲究管理的。        二、建陶产业未来发展之道建议有四:        1、利用政府与公会联手的力量。以现有“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基础,站在中国陶业发展的角度,学习早期(1991年)台湾促进产业升级的做法带领陶业的转型。当然有法可依以后,有法要行,而不是又把它变成另一种特权的工具(如下图范例)。        2、尽快结合产、官、学成立实质运作的专业研发机构,针对陶业新设备、新原料、新工艺的研发,而在现有的陶瓷相关学校科系的学分上加强实验设计、工业设计、生产管理技术之学科开设,让人才与产业真正有效结合,而不是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不相融。        3、真正的利用租税奖励政策、鼓励;促进个别企业有效转型,从研发、管理、人才培育、企业再造、环保、节能上去鼓励,但要真的去做,且严格的在做,不要再犯了走形式的毛病(像国家**、中国名牌、标准化验证一样的笑话)。        4、对个别企业内之经营管理之道而言,因个别管理差异的不同,也必须要有个别的策略因应,大体上应该怎么做,我们早在“中国陶业经营永续发展之道”一文中就有提出,希望个别企业可以回去参改。

推荐阅读

更多>>

品质 建陶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