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中越纺织业赛跑 中国仍**一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日期:2008-06-16 10:04:11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近期的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给越南优势产业——纺织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期的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给越南优势产业——纺织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资料显示,2007年越南服装和纺织品出口额达78亿美元,同比增长34.5%,成为全球第九大纺织品出口国,今年更有望成为对美国成衣的第二大供应国,仅次于中国。中国在越南投资的纺织企业超过200家,占整个行业的一成左右。**纺织网主编汪前进指出,作为全球**大的纺织品生产、出口国,中国与越南在纺织业上呈现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竞争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份额的争夺上。今年**季度越南纺织与成衣业输美出口总额较去年同期攀升31%,而1~4月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却下跌了6.89%。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是影响中国纺织业全球竞争力的要素,也造成了很多国际采购商将目光投向更具价格优势的越南。“越南2008年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0.38美元,相当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1.08美元/小时)的1/3,也远低于中国内陆地区0.55~0.80美元/小时的劳动成本水平。在美国市场上,中国棉质成衣的平均单价约为62.04美元/打,而越南仅为48.20美元/打。”汪前进表示。

  然而,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会长钟国斌上月在越南考察时却发现,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业生产成本和越南相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越南的工人工资在涨、原材料在涨、地价也在涨。水电费也比东莞地区高出10%左右。越南目前的成本优势有限。**好的投资时机可能是五年前,而现在再去,意义已经不大。

  “越南可能**的优势是没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钟国斌对《**财经日报》表示。今年越南盾兑美元已贬值27%,通常本币贬值会给该国出口增加竞争力,但钟国斌认为,“中国企业在越南,从原料进口到产品出口,用的都是美元”,越南盾贬值对出口加工企业带不来什么优势。

  钟国斌分析,越南六成的纺织企业集中在胡志明市,因此,工人工资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5月越南的CPI高达25.2%,工资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当地的土地价格和东莞地区相若。另外,大部分的制衣面料和配料也是从国内出口到越南的,其当地的供应商还是很少。

  汪前进也认为,越南自产原料不多,纺织产业链相对薄弱,纺织企业的机械设备、生产原材料和服装辅料主要从中国、日本、韩国进口,这部分的成本呈刚性,无法带动出口总成本的大幅下降。他同时指出,正是由于越南纺织业产业链的不完整,给中国纱线、面料等原料的出口带来了机遇。目前中国对越南的纺织原料出口已占东南亚出口总量的17.69%左右。

  因此,中国企业能够利用自身的原料优势,填补越南在纺织业中上游的缺口。钟国斌在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到越南去开棉线和配料的生产企业,会有不错的收获。”然而,鱼与熊掌无法兼得。汪前进在接受《**财经日报》采访时提出:“纺织原料企业面向越南的内销市场,在通胀率级级攀升的当下,产品卖得越多,亏得也越多。”

  即使对纺织业本身的升级,越南企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钟国斌举了一个例子,越南当地一家拥有5000个员工的纺织企业是国企改制的上市公司。该公司十分希望开发自己的品牌,但却没有高素质设计师,想来香港招聘。

推荐阅读

更多>>

纺织业

发表评论

  • 24小时热点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