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刺骨的寒风,时间慢慢走进了2014年的年底,钢材市场在经历了“金九不金,银十不银”的萧条时期后,目前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仅剩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整体钢市依然疲软的大背景下,钢材市场能否走出寒冬?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宏观方面,尽管中国10月汇丰制造业PMI回升至50.4,但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却意外下滑至50.8,创5月以来新低,显示出制造业扩张缓慢,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不过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坏的时代或已过去,只是终端需求仍旧薄弱,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好转,故而钢市目前的局势恐难改观。
钢厂方面,宝钢、武钢及河钢等一线主导钢厂11月份出厂价均和上月持平,这也和目前止跌企稳的钢市行情相吻和,而这些风向标钢厂新价的出台,将会成为其他小型钢厂新价政策调整的航标,这使得钢价成本支撑力度增强,提振市场信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大钢厂出厂价保持平稳,但是进入冬季用钢淡季,下游需求不佳,可能又会降低下游贸易商的采购热情,钢厂为去库存,价格坚挺压力增大,后期行情仍不容乐观。
需求方面,2014年1-9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26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24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9%,增幅较1-8月份提升2.1%。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5471万载重吨,同比增加35.7%,比2013年底手持订单增加18.1%。船企新承接订单以及手持订单同比明显增长,但目前船企普遍经营困难,船舶完工量下降。此外,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101.60点,较第三季度下降2.17点,航运市场仍存较大下行风险。在航运业没有复苏之前,造船业难有较大起色,后期船板等需求回升难度较大。再加上房贷放松的正面效应需要时日才能显现,钢材下游需求难现放量景象。
综合来看,从过去的两个月的旺季行情来看,钢材价格依旧不断探底,反弹行情昙花一现。不过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再结合目前钢材市场现有的行情,钢价恐难承压反弹,仍将处于弱势盘整的态势,走出寒冬的希望又将化为泡影。
从月度看,近两、三月钢价可谓是“跌宕起伏”,但10月中下旬在一系列利好因素共振下,部分品种出现一波小反弹,下跌动能有阶段性衰竭,那么,初冬伊始,钢价是否有机会延伸向好呢?下文笔者略作分析:
缓解内涝,钢厂检修增多
在经历前几个月钢价大幅下行,需求令人失望之后,11月国内钢厂检修或减产力度加大,钢厂产量也在小幅下降。数据显示,10月上旬和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分别为180.3万吨和176.29万吨,环比分别增长0.96%和下降2.25%,产量总体呈小幅下降态势。不仅如此,多地也出现资源规格不齐的状况。而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华北地区钢厂在11月上半月生产受到明显抑制。后续市场整体资源供应压力将不会明显加大(如表1)。
分流途径藏隐忧,脱困之路成效小
由于产能过剩,内销不旺,出口成为今年重要的分流途径。然而现下钢材出口前景现隐忧,国外针对我国出口钢材产品进行的反倾销举措增多,后期出口量将受到影响。据统计,**近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针对我国钢材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有8起。而关于内需方面,北方地区已供暖进入冬季,户外施工项目也将自北向南陆续受到影响,届时建筑钢材难逃下跌命运。此外,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14.9%;家电销售量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内燃机累计完成销量4523.24万台,同比下降2.20%,可见其他下游行业也是不乐观。
宏观喜忧掺半,商家应理性建仓
近期宏观政策面释放出偏暖信号,例如央行定向宽松,房贷政策放开,发改委密集批复铁路基建投资项目,但信贷风险担忧也在加剧,而且银行对于产能过剩产业贷款依然相当谨慎。另外,随着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促使国际资本回流,美元上涨,对整体大宗商品价走势将形成打压。而四季度按照惯例流通资金偏紧,那么在冬储论尚无定调的情况下,不管是代理商还是散户,理应将轻仓作为主思路。
综上所述,在目前库存处于近年来**低点、北方钢厂限产、钢材出口转嫁的情况下,11月上旬部分品种受规格不全影响,有上扬机会,但在整体大宗商品看空弥漫的大背景下,钢贸商应理性对待,而中下旬面临钢厂新政、资金紧张等压力,应防止钢价反抽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