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乌鲁木齐史上**大规模的中心城区化工污染企业搬迁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55家污染企业历时3年半,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出城记。
搬离中心城区,不仅是为了乌鲁木齐市民看到更多蓝天,也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新一轮中心城区污染企业搬迁已启动,出城记还将继续上演……
6月23日下午,在友好附近的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试剂试验厂院内,尹力正在指挥4名工人搬东西。疯长的杂草,拆除后凌乱的仪器设备,告诉走进这个院子的人,这里早已停产。院子本来就不大,生产厂房和几栋老楼占去了大部分面积,加上周边紧邻居民楼,这里显得空间狭小。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新疆**的有色金属研究所,早在2013年9月就已人去楼空,搬迁到开发区(头屯河区)的新基地。
“这个院子占地22亩,我们的新基地占地380亩。”尹力介绍,新基地集科研试验生产于一体,占地6000平米的实验楼硬件设施在西北地区都是**好的,新的生产车间8月投产后产能将达到3200吨,超过老车间产能的10倍。
作为研究所锂盐事业部主任,尹力留下来负责老厂区的搬迁工作,而他的同事们,都已在新基地上班。尹力已记不清,过去的数十年间,老厂区车间发出的噪音和排放的蒸汽,被附近的居民投诉过多少回了。
于是,当2010年乌鲁木齐市启动中心城区47家(2012年又增加到55家)污染企业搬迁时,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化工试剂实验厂理所当然地被列在首位。
“我们赶上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副所长马余新说,通过搬迁,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老厂区土地要开发房地产,可以说,搬迁让企业利益实现了**大化。”
让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受益良多的是一项政策:原厂区工业出让性质土地通过招拍挂变为商住性质用地,市财政将受益的土地出让金在扣除依规计提专项资金后,返还给企业用于搬迁和新建。这是乌鲁木齐市针对中心城区化工污染企业搬迁出台的诸多优惠政策之一。
同样因搬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还有东风新疆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北京路的轴承厂附近的老厂区,因为噪音和粉尘污染,没少被旁边小区的居民投诉。
2013年4月该公司搬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汽车产业园,新的设备,新的工艺,产能得到大幅提升,老厂区土地出让,新厂区土地享受价格优惠,企业通过搬迁重现了发展活力。
新疆红山涂料有限公司曾是老牌国企,它也是被列入55家搬迁企业名单的涂料生产企业,它的新厂址也选在了米东区化工园区。
这家1962年建厂的老企业,位于红山脚下的老厂区2013年末彻底停产,纳入红山统一规划,将改建为绿地。
根据九正建材网了解,列入搬迁名单的中心城区55家污染企业,涉及水泥、涂料、纺织、印染、有色金属、造纸、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化肥等多个产业。在乌鲁木齐中心城区47家化工污染企业名单出炉后没多久,乌鲁木齐豫美纸业有限公司**个完成了搬迁。这家搬迁到米东区西工村八队的造纸企业,搬到新址后投入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使产能扩大了10倍以上,节能、减排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