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老,进光宝!”、“年薪8万,现场拍板”、“月薪6000元,还有出国考察机会”。2月19日,记者走访市区及镇街招聘现场发现,当天的招聘活动比较冷清,企业为吸引人才纷纷出奇招,在海报上打出各种标语,大打福利牌。
招聘现场冷清企业代表招人难
昨日上午,智通人才市场举行企业新春招聘会,数百家企业借机补员。虽然现场应聘者不在少数,但不少企业代表表示难招人才。
“相比往年同期,今年现场人数可能只有三分之一。”东莞一生活用纸有限公司招聘经理黄雄保说。按往年情况,公司参加一场招聘会就能招满员工,今年已经参加了第三场,效果仍不理想。
应对招工难 企业出奇招“晒福利”
长安一**餐饮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张琴告诉记者,公司本次招聘包括见习经理、活动策划等在内50个岗位,来面试的不足20人。“人才回流速度不理想,实在不好招。”张琴边抱怨,边向记者打听,“哪里还有更旺的招聘会,还得再去试试。”
求职者罗新宏已经是第三年来智通人才市场的新春招聘会,今年又准备趁着春季招聘跳槽,谋求更高的待遇。他在现场发现,较往年而言,人少了很多。“以前每个企业跟前交简历都要排队,现在板凳基本都空着。”
在招聘会现场,也有不少广州、惠州、深圳的企业专门来到东莞“抢人才”,广州萝岗区一电子厂招聘代表刘先生告诉记者,在广州也不好招人,东莞是制造业基地,对口的人才可能会多点。但现场的情况并不乐观,公司提供了200多个职位,一早上只收到30多份简历。
中午,记者走进智通人才市场附近一家“求职公寓”。老板娘郑女士告诉记者,公寓还有近三分之一的空床铺。“人少了,去年元宵节前后就住满了。”郑女士说。
内地工厂分流加剧用工荒
昨日下午,位于东城桑园工业区的“招聘一条街”依然显得很冷清。寒风中,招工人员明显多于前来找工作的,招工代表们或是裹着厚衣服守株待兔,或是互相开着玩笑。
“这么冷的天,原本节后应该来找工作的都不出来了,招工更难了。”披着军大衣的老李守着摊位,感叹今年招工更难。
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已有5年工作经验的林荣乐也在这条街上观察着。在林荣乐看来,天气仅仅是招工难的表面因素,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对比内地,东莞乃至珠三角的薪资水平已经很难有吸引力。
他分析到,内地建了厂,农民工就近择业,也能拿到将近3000元的工资,而东莞大部分工厂开出的工资也只比这多几百到一千元,算上交通成本以及地缘因素,自然很多人选择在家乡就业。林感慨今年业绩下降,“招到的工人人数比去年少了30%左右。”
一家皮具厂的招工代表何女士证实了林荣乐的看法。“2000年的时候,上街招聘,一抓一大把。现在,偶尔有人停下来看看,甩甩袖子又走了。”她介绍说,厂里的技术工比普工难招,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技术,有技术的老员工被内地的工厂挖走了。
大打福利牌企业想方设法揽才
为了应对招工困境,企业纷纷出奇招,大打福利牌。不少企业在招聘广告上明列了薪资标准、发工资的时间、休息时间、员工宿舍、工厂内的娱乐设施,以及旅游计划等。
一家位于寮步横坑的电子厂为表示自己福利的真实性,还特意在招聘广告上罗列了一日三餐及夜宵的内容,并在末端列举了平日的几款菜谱,菜式兼顾南北口味,如排骨炖粉条、香辣回锅鱼、鱼香肉丝、啤酒鸭等。
“想养老,进光宝。”在招聘摊位,这家名为“光宝”的电子厂打出了这样的标语。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不少90后应聘者一听电子厂就怕工作辛苦,其实该厂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为吸引求职者,几位招聘人员临时想了这样一句标语。
外贸员,月薪6000元,有出国参展考察机会。业务员,月薪4000元,不需要开发新客户……一家外贸公司的招聘海报上不仅把每个职位“明码标价”,而且还用粗黑字体标出该职位的特点,“不仅要让他们看到是干什么,还要说明干这个有哪些好处。”招聘代表解释说。
好的福利显然也为一些企业赢得更多的新老员工。除了常规的奖金外,位于桑园的一家鞋业公司还为员工开出了家庭补助金,以奖励那些一起在该厂工作的夫妻、父子等以家庭为单位的员工。
招聘代表陈大姐就是家庭补助受益者,他们夫妇俩都在该厂工作,按工龄计算,她和丈夫分别每月可获得150元、200元的家庭补助金,该补助金还将随着各自工龄的增长而增长。仅这一项就吸引了不少员工携家带口地到该厂工作。该厂今年的招工压力也显得小了很多,陈大姐介绍说,目前厂里还差100多人,也就是一成左右的缺工率。
为90后开设网络推广员等岗位
“这个就是给你们90后专门打造的工作岗位,你们不是爱玩手机爱上网么,这个工作就是负责运营公司的微博、微信……”面试现场,望牛墩一日用品公司招聘经理告诉一位应届大学生,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年轻人,他们中大多是微博、微信用户,所以专门设立了这样一个岗位。
石龙一家橡胶公司也提供一个“90后专属”岗位,具体工作就是负责跟客户聊天,在阿里巴巴上跟接订单。“每天上上网,聊聊天,工作非常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