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驳郎咸平“液晶面板过剩说”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发布日期:2013-08-28 08:50:51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从全球供需关系看,产能即使过剩也是结构性过剩。全球6代以上液晶面板产线分布中,韩国有13条,我国台湾地区11条,日本有4条,而我国大陆地区建成的仅有4条。如果有产能过剩,也会是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3年年初,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在微博中称“我国液晶面板业投资巨大,就像两年前的光伏行业一样飞速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产能过剩。更可怕的是,一旦三星新一代有机面板上市,中国几千亿液晶面板行业将重蹈光伏覆灭的覆辙。”

时隔半年,似乎是为了证明该言论的前半句,京东方抛出了总额高达460亿元的定向增资方案,方案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普遍关注,毁誉参半的同时,郎教授言论后半段“液晶面板产能过剩、重蹈光伏覆灭的覆辙”的结论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关注的焦点。仔细分析郎咸平教授的言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投资快速扩张,必将导致产能过剩,二是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的上市,将会带来液晶面板业覆灭。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过剩取决于供需

从国内供需关系看,“产能过剩论”还为时过早。从供应方面看,我国目前已建、在建及拟建的8代线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为8条。假设所有在建面板线在2015年年底全部进入满产,产能全部用于液晶电视面板,良品率以95%、面板切割利用率以88%计算,到2015年,我国液晶面板有效供应面积为 3835万平方米。而从需求看,2012年,我国仅液晶电视产量就为1.14亿台,预计2015我国液晶电视产量将达到1.43亿台,按照液晶电视平均尺寸为42英寸,屏幕规格为16:9的方法计算,一块42英寸液晶面板面积为0.486平方米计,对TFT-LCD面板的需求将达到6950万平方米。因此,根据供需关系,到2015年,即使我国生产的液晶面板全部供应国内,也仅仅能满足国内电视机企业55%左右的需求,何况还有占全球**产量的台式机、笔记本和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的面板需求。

从全球供需关系看,产能即使过剩也是结构性过剩。全球6代以上液晶面板产线分布中,韩国有13条,我国台湾地区11条,日本有4条,而我国大陆地区建成的仅有4条。如果有产能过剩,也会是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全球显示市场总体需求依然保持增强势头。一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的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预计将高达2.4亿台,同比增加64%,将超过笔记本电脑2.1亿台的预估出货量。二是液晶电视大尺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2010到2013年,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对角线尺寸增长了2.9英寸,同比增加9%。三是新技术制程的采用将会导致良品率和有效产能下降,进一步影响面板实际产出和供货量。因此,市场需求对于新建投资仍然可以提供有力支持。

液晶面板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投资频度高,需要不断地高投入、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持续发展,也才能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从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经验看,只有抓住机会做强做大,才能取得发展先机。韩国三星电子就是得力于其激进的投资扩充高世代液晶面板产能,从而在1999年一举超过日本夏普公司成为世界**。我国台湾地区的友达光电通过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融资,通过与联友光电、达基科技、光辉电子的兼并组合,一举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因此,我国京东方在当前扭亏为盈的局面下,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加大投资力度,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也是可以理解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京东方此次募资巨大,但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无论是来自政府的资金还是市场的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项目不具备发展潜力,想募得如此高的资本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

与OLED不存在替代关系

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目前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得到了较好的应。三星的旗舰手机几乎都采用了自家生产的AMOLED屏,不仅提高了三星手机的产品定位,也为三星显示在业绩报表上增添了亮丽的一。2012年,三星显示凭借AMOLED成为全球**大的中小尺寸面板供应商。加之2013年,三星和 LGD的OLED电视正式投入市场,一时间,OLED将取代TFT-LCD的说法喧嚣尘上,使人们不禁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捏上一把冷汗,担心 10年前的CRT和LCD技术替代带来的产业噩梦再次重演。

担心不无道理,但现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一是CRT和LCD是**的替代关系,而OLED与液晶则是并存或融合发展的关系。AMOLED面板在小尺寸领域的应用快速发展得益于TFT- LCD技术,尤其是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的突破。OLED电视则需要氧化物(Oxide)背板技术的支持,同时,TFT-LCD与AMOLED在工艺技术和产线装备上的共通性高达50%,TFT-LCD产线大部分设备可以改造过渡到AMOLED量产线。三星和LGD目前的试验线和规划中的量产线均采用液晶线改造的建设规划。

二是我国在OLED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有多条在建的AMOLED液晶生产线。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新建的5.5代OLED生产线在2014年年初将进入量产,同时成都4.5代线已被改造成为OLED试验线,合肥8.5代线直接采用金属氧化物TFT技术,为未来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奠定基础。昆山国显、和辉光电以及信阳激蓝等OLED产线建设也在顺利推进。国内面板在低世代线上的投资已经全部转为 OLED产线建设。

三是OLED量产市场和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目前OLED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智能移动终端,近几年虽然在市场规模和出货数量上呈快速成长的态势,但其产业整体占显示市场的份额仍比较小(2012年,占平板显示市场份额不到6%),对作为主流显示技术的TFT-LCD的冲击有限。另外,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良品率和生产稳定性仍存在很大挑战,受制于关键技术、成本、寿命等因素的影响,OLED在大屏显示方面的应用尚需时日。从投资的角度看,现在先建设高水平液晶生产线,量产阶段可回收部分成本,同时进行OLED技术储备和研发,待OLED技术和市场更为成熟后,再改造成OLED产线更为符合投资风险控制的原则。

四是OLED面板技术目前的生态环境较为封闭。三星生产的AMOLED面板占全球面板销量的97%以上,考虑到供货价格和供应链安全,AMOLED面板无法被以苹果为代表的高端智能手机企业采用。2010年,由于三星AMOLED面板出现供货紧缺的现象,HTC不得不将3款主力机型的显示面板从 AMOLED改成 Super TFT LCD面板,其中Nexuus One机型上市日期受此影响而推后一个月。因此,在技术尚未成熟且设备还在定制化阶段,面板产业链上的公司对于AMOLED的量产,也心存芥蒂,因为担心在投入大量设备支出和资源后,依然得面临客户订单不确定性的风险,而目前面板产业链上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容许这样的冒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 AMOLED面板的普及进程。

平板显示产业和光伏产业的“过剩”还是有所区别,毕竟我国光伏产品8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而我国面板自给率仅有30%。因此,面对目前良好的产业发展形势,国内平板显示企业应当一方面依托我国广阔的下游市场扩大国内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另一方面做好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储备工作和产业链建设,固本强基。通过科学判断产业发展形势,抓住良机,健康发展。

(作者供职于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耿怡、王世江 | 文 苗正卿 |编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