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的市场下滑让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一直处在低位盘整期,被政策催熟的行业亟待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
2012年已经尘埃落定,对于太阳能光热行业来说,过去的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持续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调控依旧严格的房产市场,家电下乡政策渐入尾声等客观因素都给整个光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然而日出东方的成功上市,能效等级的落地实施,节能惠民补贴的政策接棒等利好消息也在振奋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如今,2013年已经拉开大幕。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低迷发展态势余波犹在,依旧会影响着太阳能光热市场的整体销售,而2012年度先抑后扬的房地产市场也使得太阳能工程市场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太阳能光热行业会呈现如何的发展轨迹,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增速放缓,销售疲软
众所周知,零售市场、工程市场和出口市场是拉动太阳能光热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从2012年度来看,尽管工程市场异军突起,但是零售市场和海外出口市场却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态势。从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到6390万平方米和25770万平米,和2011 年同期相比,尽管总产量增长11%,但是纵观近几年光热行业的发展轨迹,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的增速已经是历年来**低。整个行业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时代。
特别是占据了整个光热行业近七成销量的零售市场始终陷入终端销售不畅、工厂出货疲软的发展局面。据统计,2012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总销售额约为480亿元,和2011年相比下滑了近10%。就价格层面而言,以Φ58毫米、1.8米、18管的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例,2012年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终端零售价在2100元左右,整个紧凑式太阳能热水器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整个太阳能零售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和2009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便开始陷入增速放缓的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使然,行业发展从高速发展进入平稳时期;另一方面则是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下,提前透支了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
而海外出口市场由于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在2012年中也是呈现下滑态势。加之国内企业出口的太阳能光热产品中,非自主品牌比重较大,整个出口市场也并无实质性的突破。
品牌分化,鲜有亮点
犹记得2009年前后,一波又一波的跑马圈地浪潮在太阳能光热行业掀起,大小太阳能光热企业纷纷选择战略扩张,投建全新的生产基地或生产线。如今,行业发展开始进入增速放缓、洗牌加速时期,类似于日出东方、桑乐、力诺瑞特等企业已经通过全国布局将品牌、规模和成本的优势展露无遗,另外一部分盲目扩张的企业,却由于过高估计了行业发展形势而陷入发展的困局,品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大。
在经历了四轮家电下乡的渗透之后,光热行业的洗牌之势也是愈演愈烈。企业数量从2009年的6000家左右减少至目前的2800家左右,品牌集中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2012 年,行业前十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2005年的不到20%发展至目前的40%以上。
拥有太阳雨和四季沐歌两大品牌的日出东方,毫无疑问成为光热行业的领军企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两大品牌占据了整个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8.2%。昔日老大皇明和稳步发展的桑乐紧随其后,这三家企业构成了光热行业的领军阵营。力诺瑞特、桑夏、辉煌、清华阳光、华扬、天普、海尔、五星等企业则构成了行业的**阵营。同济阳光、元升、夏博士、盛来、沐阳等品牌占据了市场活跃阵营,剩下的则是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
就太阳能光热行业各企业的受关注程度而言,日出东方和皇明毫无疑问占据了前两名。其他的企业大多数都陷入“失声”状态,不管是形形色色的各类展会,还是大大小小的终端活动,始终比较温吞。
2012年5月21日,日出东方在沪市A股主板正式挂牌,成为2012年太阳能光热行业中颇具里程碑和影响力的大事件。
相比较日出东方的风光无限,皇明的表现更多的则是伴随着争议。几番IPO冲关失败,利润急剧下滑都使得昔日大佬有点“上火”。在**轮节能惠民补贴名单出炉之后,仅中标2款产品的皇明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其竞争对手日出东方和检测方江苏质检院,并且屡次曝光行业潜规则,从而引发了一场持续发酵的行业争论。
竞争提升,资本为王
事实上,随着光热行业的发展,2012年,整个行业的竞争层次继续得以提升。
规模化一直是光热行业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2012年以来,行业**企业的发展步伐依旧稳健。太阳雨集团的全国七大产业链基地正在加速推进,四季沐歌“北斗七星”计划和“南方战略”也有序落实,桑乐位于河南新郑的生产基地顺利落成。
在规模上不占优势的一些中小企业都在寻求横向联合的发展道路,目的就是想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通过品牌的联合寻求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包括浙江的阳港,山东的中科蓝天、博大光正、豪客、京普等企业均有过这样的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山东平板太阳能企业澳华2012年4月2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和日出东方的成功上市,行业发展已经显露出从规模竞争向资本竞争过渡的发展局面,包括夏博士和环宇阳光在内的中小太阳能企业也开始寻求资本市场的运作,并且分别找到了适合他们融资发展的途径。
2012年10月31日,夏博士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股权定向私募的方式成功融资数千万元。环宇阳光则在2012年圣诞节当天成功在齐鲁证券交易所挂牌。
相信在2013年,对于资本市场的渴求依然旺盛的皇明,而在2012年年初IPO受挫的桑夏,以及正在积极筹备运作的桑乐、辉煌等企业依旧会寻求向资本运作方面去努力。
工程爆发,平板受宠
正如前文所述,工程市场的迅猛增长是2012年度整个光热行业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近两年来,太阳能工程市场迅速崛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工程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低碳经济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城市的高能耗对于节能减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太阳能强装令,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太阳能工程市场的爆发。其次,也是由于零售市场的持续低迷,利润下滑,使得不少太阳能企业不得不转移战场,去工程市场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在2011年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市场中,工程市场的增速达到了53%,2012年,工程市场仍然保持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和2011年同期相比,增幅在 34.7%。相比较传统的零售市场,工程市场对于太阳能企业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与之相匹配的产品,更需要在资金周转、售后服务方面有一定的保障。目前,在工程市场常见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大型集热系统;二是小区住户的集体配套。这两种类型仍是以低温利用为主。
工程市场的兴起直接带动了平板太阳能产品的发展。相比较紧凑式太阳能销量的萎缩,具备安全性更高、更易于和高层建筑相匹配的平板太阳能也在2012年引发了一股热潮,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平板太阳能企业,进军平板太阳能领域的传统真空管太阳能企业,以及伯恩、东泰等异业涉足平板领域的企业一起构成目前平板太阳能市场的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而在此基础上,也加速了迈能高科、光芒、浙江鸿乐等一大批配件企业的发展。
2012年,整个平板太阳能的产量超过600万平方米,占据了整个光热行业10%的份额。然而由于大量企业纷纷上马平板项目,整个平板太阳能市场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的困扰。
此外,太阳能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由于工程项目周期较长,有不少在2012年完工的太阳能工程事实上是早在一两年前就已经确定的项目。而受到严格调控政策的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依旧不是特别景气,因此在2013年,太阳能工程市场预计会出现一定的下滑。
政策接力,落地存疑
按照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家电下乡政策到期后停止执行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家电下乡政策将于2013年1月31日结束,这就意味着从 2009年开始的太阳能家电下乡政策将全部结束。事实上,早在2011年11月30日,包括河南、山东、四川和青岛在内的三省一市家电下乡政策就已经提前中止。
作为家电下乡之后的后续接力政策,国家在2012年的5月16日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促进节能家电产品的消费,其中太阳能热水器赫然在列,并且占据了15%以上的份额,补贴数额达40亿元。
此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全行业的“集体骚乱”,和当初申报家电下乡“挤破头”一样,不少企业拼命想搭上这次机会。然而从**轮申报中略显凌乱仓促的过程,及首轮中标名单中无浙滇企业入围的中标结果来看,新节能惠民补贴的落实多少有点准备不足。2012年12月21日,随着第三批节能惠民工程企业名单的正式出炉,总计有152家太阳能企业入围。
然而在终端市场,无论是渐入尾声的家电下乡,还是新近实施的节能惠民补贴,对销售的刺激作用却并没有很明显的拉动作用,消费者对于政策的边际效应正逐步减弱。
对于2012年的太阳能光热行业来说,还迎来了行业首部强制性标准的出台。201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下简称能效等级的出台,意味着太阳能热水器也将和传统的家电产品一样,贴上能效等级才能上市销售。这对于规范太阳能光热行业的发展,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能效等级的实施也为节能惠民工程提供了良好的评判标准和依据。
靠拢家电,融合加深
关于太阳能与传统家电的融合由来已久。在2012年,这一融合尤为明显。
201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太阳能能效等级的出台也使得太阳能向传统家电看齐,如愿加入了“彩虹军团”。
同年的9月24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太阳能电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包括力诺瑞特、日出东方、皇明、桑乐、桑夏、华扬、清华阳光、海尔、美的、桑普、荣事达、斯帝特在内的12家企业当选为执行委员单位。
以上的两项举措体现了太阳能行业力争向家电行业靠拢,以寻求更大的政策支持的决心。而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太阳能与家电乃至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之路也是进一步加深。
在产品的革新方面,太阳能逐渐由单一的热水器向提供热水解决方案的系统方向转化,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泵及多种能源集于一身的热水系统正逐渐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随着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的深耕,及万和、万家乐、A.O史密斯等热水器企业加大在太阳能产品上的投入,太阳能与家电在渠道上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潜力巨大的城市市场,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开始出现在卖场和家电专卖店之中。
产品延伸,未来可期
尽管在2012年的发展中,行业遭遇发展挫折,自身也存在着诸如核心企业少、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自律性差、地方监管力度不够等种种问题,但是整个行业依然是处于上升的态势。2012年,行业总体产值已经达到千亿元规模。
2013年,在“节能惠民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各地方政府强制安装令”等各项鼓励政策的支持下,太阳能光热行业将继续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在 “十二五”规划中,也多次提及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并且设立了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保有量到2015年达4亿平方米、2020年达8亿平方米的目标。
目前,太阳能光热行业的应用范围仅限低温热水,相信随着未来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中高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太阳能光热行业势必会撬动更为广阔的工业和商业市场。事实上,包括日出东方、皇明、力诺瑞特等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在往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方面努力。因此,光热行业的未来仍然十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