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管网升级改造,在未来的8年到10年间,很可能会迎来上万亿元政府投入的“大蛋糕”。这并非空穴来风,在经历了多场城市内涝后,社会公众乃至决策层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城市排水体系建设的滞后,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绊脚石。
踢开这块绊脚石,已不仅是单纯增大排水管网口径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它更多地涉及到雨水收集综合利用、城市规划总体布局等需要协调解决的综合问题。这需要完备的顶层设计和决策层拿出巨额投入决心。
排水管网终到升级时
如今,我们说起城市的排水问题,已经和10年前谈论这个话题有着巨大的不同。北京市近10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一倍,但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排水管网系统早已不堪重负。
在去年“7·21”北京特大暴雨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方面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了调研、追踪、讨论,意识到城市内涝,不仅是城市排水系统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规划、建设、运营等层面以及应急各项保障制度方面,互相衔接,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这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实践。
在去年年底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加快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管理,并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推进城镇化工作和规划。其中,编制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规划,成为2013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明确表示:“作为一座城市的市长,有责任也应该了解城市地下管网的情况。”可以说,在2013年中,我国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将迎来全面的升级。
在决策层面做出明确表态的同时,学界对于城市排水管网的升级问题也已达成共识。在去年年底于北京工业大学举行的“新形势下的城市排水系统与技术发展研讨会”上,多方专家均表示,要在总结以往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同时应用基于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综合考虑城市排水系统对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安全、优美的水环境。
巨大的排水产业蛋糕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重地上而轻地下,城市管网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当管网升级成为国家重点工作后,需要的将是巨大的财政投入。
城市的排水管网升级,需要多大的资金投入?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在多方采访后仍未得到明确的答案。不过,这笔投资的巨大程度毋庸置疑。在近期某次排水管网技术会议上,记者得知天津市政府准备拿出近百亿元的资金指标,用于城市排水管网的升级改造,并且责令有关部门在今年汛期之前拿出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
而这仅仅是一个城市为排水管网改造升级制订的初步投资计划。据记者了解,地下管道的铺设成本十分高昂,直径1200毫米口径的钢混排水管道综合成本为每公里160万元;直径2000毫米的钢混排水管道成本达到每公里约400万元。如果要建成综合管廊,那么每公里投资额将达上千万元。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市政管网总长度大约4万公里,包括上下水、雨水、污水管道等,如果要把排水管网及排涝系统全面改造修缮,需要几百亿元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排除隐患。
而这次排水管网升级改造的巨大投资,一方面将改变城市排水系统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也将加快我国相关排水产业和污水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江向记者表示:“2013 年上汛之前,北京市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河道治理和泵站改造,其中泵站改造将投资近30亿元,并重点将对20个立交桥积水地区及‘断头管’进行改造。”
管网升级如何入手
据记者了解,在管网升级的顶层设计上,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起草了《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未来8年到10年中,“雨污分流、标准升级”将成为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建设的指导方针。
“过去北京市的排水规划可以归纳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其余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年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也就能够适应每小时36毫米至45毫米的降雨。”郑江向记者介绍,“现在则是要求我们按照‘两纵四横,一环双网’的防洪防涝新格局来规划建设。永定河和北运河为两纵,四横指的是清河、灞河、通惠河、凉水河,由这些河流作为受纳城市排水的水体。一环指的是建在四环路至五环路之间的环状的城市蓄水系统,双网指的是河网和管网。另外,北京市政府还准备下大力气对河道进行疏浚,并对市中心6000公里的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完善。”
对此,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周玉文认为,在管网升级改造中,缺乏的并非技术和顶层设计,而是将之变为现实的庞大技术规范体系。“法律法规方面,城市排水条例正在制定中,并包含了城市内涝的内容。政府层面,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牵头搞城市雨水管理和内涝灾害防治的研究,并调整城市规划导则。这些调整涉及很多技术标准和指导条款,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修订,需要详尽的技术规范体系才能实现。”
管理机构调整步调不一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在2010年将原北京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的管网及人员,全部转移给了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才有了如今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在内涝治理中“说一不二”的地位。同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将城市涉水业务全部划归南宁水务集团旗下,这让南宁市成为全国**在城市水务中施行“独头管理”的城市。
而同样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市,在排水管网的管理上却比较复杂。其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相连的主干管,由水务集团下属的排水公司负责技术维护管理;其他的道路上的市政管网,由各辖区负责维护管理;另有市政管理局,负责主干管道外的管网管理,多头管理的局面比较复杂。这种多头管理的模式在我国并不少见。
对此,有专家表示:“原则上,如果‘九龙治水’都能各司其职,工作不一定做得不好。但是现实中,部门管理的权限交叉,让很多责任难以界定,尤其是在问责制要实施的情况下,打板子都不知道要打在谁身上。机制和体制的调整势在必行。”
周玉文也表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平必须提高,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必须变革,如果不提高,则难以支撑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此外,教育体系的调整也应提上日程。“目前排水涉及的两个专业,分别是城市给排水专业和水利专业。但解决城市内涝不能仅靠管网,而是一个交叉的复杂学科,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课程设置。”
记者 张际达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