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绿色地产实现紧密合作的道路上,太阳能产品特别是光热产品与建筑的结合可谓是顺势而为。为进一步推进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上的应用,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强制安装政策。当下,广泛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呼声日益强烈,但设计单位、开发企业却因种种制约而“若即若离”。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要太阳能企业、设计单位、开发商之间的跨专业合作,而开发商对太阳能热水体系化存有顾虑、设计师对产品认识不足、太阳能产品多为低档次,生产企业缺乏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体系的研究和投入,这是当前国内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现状,也是阻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发展的因素。
起步:市场化之路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从产量到应用规模均称雄全球。从企业数量上来讲,我国现有光热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化企业不超20家,中型企业106家,小型企业2000多家;从行业集中度来分析,规模化企业市场占有份额40%以上;其中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有皇明、太阳雨、桑乐、力诺瑞特等;产品生产层面,2011年我国集热器产量5760万㎡,增长17.6%;光热建筑应用量增长迅速,2011年我国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达21.5亿㎡,比2010年增加近50%。
据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敦智博士介绍,国内光热市场可以说是纯粹市场化形成的,是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行业。这主要是基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经济性比较好,在国内形成了低成本、高投资回报的应用系统。
发展:政策支撑进城
鉴于太阳能安装维护层面的原因,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先开拓了农村的零售市场,用户可以自行安装、自行调配,维护也比较方面。而政府也大力鼓励农村发展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据了解,2009年国家将太阳能热水器列为家电下乡产品,获得了财政补贴。
而在市场占有率上也有所体现,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委员会统计显示,目前光热市场仍以零售为主,零售模式的销量约占市场55%;其中,真空管集热器的市场占有率约为90%,平板集热器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0%。
在建筑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也密不可分,太阳能产品尤其是光热产品与建筑的结合也就顺其自然。为了进一步推进建筑太阳能的热利用,各个地方出台太阳能热水系统强制安装政策,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进城,加强工程市场的开拓力度。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振涛也表示,如今工程市场的销量在整个光热市场中占比接近40%。今后,随着国家强制政策的推出,加上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的一致目标,工程市场热利用的比例将会快速提升。
据悉,如今实施强制安装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湖北、云南、青海、宁夏,但这些只是地方出台的政策,在国家层面,国家的建筑节能条例只是将太阳能热利用作为鼓励性条款,没有做强制性的规定。
突破:强制政策落地
然而,对于强制政策,深圳嘉普通太阳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真对记者表示,开发商的态度并不积极。绝大多数开发商的态度就是既然政府强制规定,那就按照**低标准来做,至于选择何种产品、品质如何、能效如何、使用年限、售后维护等一概不管,只是关系验收能否通过。比如,有些开发商是分期开发楼盘,一期安装太阳能完成后,二期就将一期的产品拆除,重新安装后应付验收。
而开发商作为市场化主体,也有自身要考虑的因素。据一位地产企业成本管理部负责人讲述,从开发商角度而言,采用太阳能产品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对太阳能技术的了解与否以及消费者对此的接受程度。开发商作为资源整合商,需要将各种建筑部品整合成为市场上需要的建筑。如果太阳能产品不能让项目产生溢价,开发商很少会主动在项目中选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电热水器。
另外,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谢丹也表示,对于建筑节能来讲,太阳能光热发展还是比较成熟的,经济性也比较高。而中高层建筑不敢使用太阳能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不美观,如果太阳能产品不能成为项目的营销卖点,那么开发商不会主动在建筑上使用太过于新颖的技术。
有的开发商甚至表示,如果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并且给予造价一半的经济补贴,开发商的积极性将会大幅度提高。
据了解,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北京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城镇建筑应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于3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办法》要求,北京市新建城镇居住建筑,宾馆、酒店、学校、医院、浴池、游泳馆等有生活热水需求并满足安装条件的新建城镇公共建筑,应当配备生活热水系统,并应优先采用工业余热、废热作为生活热水热源。不具备采用工业余热、废热的,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实行与建筑主体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安装、同步验收交用。
然而,据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表示,具体的实施细则还在探讨,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
完善:五个同步铺路
其实,国家强制性政策没有落实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要太阳能企业、设计单位、开发商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跨专业合作。
对此,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黄俊鹏表示,**提高设计师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方面的设计能力。可以利用软件,简化设计师的工作难度,强度,使之设计形成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将有力地提高设计师的主动性。
据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太阳能热水(69%)及太阳能光伏(22%)是目前使用**为广泛的新能源技术,但采用软件进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仅占14%。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显示出我国太阳能应用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水平很低。
另外,朱敦智表示,太阳能光热与建筑结合之后将不再是一个简单产品,而是一个系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要实现这5个方面的同步。在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与太阳能企业联合计量提供经典的设计方案,国家层面可以整理建筑图集,保证整个系统的设计合理;而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招标中要对企业资质、过去的业绩进行评估;后期维护可以延长维保期,保证后期的管理;另外,在北京地区可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反馈不好的企业不予进入等等。如果这些建立相应机制建立起来,就可以帮助开发商选择比较好的合作企业,打消其后顾之忧,也可以推进太阳能在建筑工程市场的热利用。
此外,刘学真结合嘉普通与招商、保利、华润等大型地产商合作的模式,他认为,太阳能企业与开发商未来的合作模式之一就是,太阳能企业提供产品的核心部件,然后与个地的机电安装公司、建筑公司、专业的太阳能安装公司实现一种联姻,由这些公司来做安装、调试与售后服务,从而完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产业链。因此,未来并不是终端市场产品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而是核心部件制造的集中度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