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宜兴的紫砂原矿如此紧缺,大多数家电企业的紫砂煲是无法采用宜兴的紫砂原矿作原料的,那么他们是如何获取这些紫砂原料的?笔者通过调查得知,由于政府实施了“禁矿令”,宜兴原矿紫砂越来越少,一些练泥厂开始掺杂使假,大量使用浙江、安徽等外地矿料或者普通陶土,通过添加化工原料或陶瓷色料进行调色,加工生产所谓的“原矿紫砂泥”。另外,一些紫砂煲内胆大部分来自广东潮州和湖南溆浦的一些厂家,使用田土、黄土、黑土等普通陶土,添加铁红粉、二氧化锰等化学颜料,配制加工成内胆原料泥。这种原料泥到了一些陶瓷厂,经过冲压成型、“釉水”调色,就烧制加工出所谓的紫砂内胆。
政府积极维护“宜兴紫砂”名片
“紫砂门”事件引起了宜兴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日,宜兴市政府针对当前紫砂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经营秩序问题专门召开会议,落实见效的管理措施,明确严格的监管职责,引导全社会各界共担责任,合力保护。
为此,宜兴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宜兴紫砂陶的意见,特对食品容器类紫砂陶产品,发表以下意见:严厉打击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行为;严禁销售危害人体健康的紫砂陶产品;严厉打击假冒宜兴紫砂陶;严厉打击技术职称弄虚作假;严肃查处无证无照、掺杂使假经营;严厉打击骗买骗卖;严厉打击阻碍执法行为;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职责。
张旗康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
从技术上说,美的生产的砂煲内胆还是技术创新,是种突破,但不应该打紫砂旗号,紫砂宜兴才有,而且原矿保护得不错,没有紫砂说是紫砂就造假了!误导和欺骗了消费者!从营销手段上说,借旗号、博信任、卖高价、追求高附加本来都是可以的,这下因为货不对板都被断送了。好在美的对此次事件反应积极,道歉并下架,承诺退货,虽然实际上很难退掉,因为程序上应有包装、发票,而一般人又不注意保存。美的应该作调整,面对难题,正视问题、改进自己。
“紫砂门”对陶瓷业的警示并不大,不太相关,但类似问题还是有的,如贴牌问题,产地不在佛山的陶瓷企业打佛山制造,取得很好业绩,甚至出口到国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佛山陶瓷在品质、口碑、规模上成效显著,上档次。但贴牌产品要是卖到东北三省、大西南等地方,当地消费者还是不了解情况的,存在这样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