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陈先生天天从大桥经过,饱受堵车之苦,“久病成医”,他写了一封信,提出了几条建议,其中提到“灯控”和二桥、三桥降低本地车收费等,希望能够缓解大桥拥堵。
多管齐下治拥堵
陈先生在信中说,经观察,大桥堵车主要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而且问题在于大桥南、北路段车多不畅所致,也就使大桥南堡入口处和大桥北口至泰山新村之间堵塞情况较为严重,为此,他给出了五条建议:
灯控:大桥南堡入口处由于有两三个路口在此汇集,早晨上班时间,大家互不相让,因为车辆多,容易发生事故并形成堵塞,影响正常通行。尽管路口有红绿灯,但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不能分时调控。建议在不同路口错开安置红绿灯(同时安装摄像装置),即高架桥单独安装红绿灯,并向南推移100米左右;从建宁路上来的车辆,同样将红绿灯向前推移,其他路口也类似安装。据此,根据车流大小,适时进行调控,这样就可以减少堵挤,提高通行能力;
封口:大桥北堡至泰山新村之间有八九个路口,边道车辆斜插、横穿、拐弯以及行人横穿等,严重影响车流通过。建议封堵路口,保留二三个即可;
限车:上下班高峰时段,车流量太大也是影响交通的重要原因,建议对小型面包、运输车辆等在上下班高峰时间限制通行;
分流:由于二桥和三桥收费原故,长途客车基本上都是从大桥行驶,不仅增加了车流,而且长途客车带客情况严重,阻碍了正常交通。建议对长途客车出台分流措施,并在二、三桥收费上给予补助。
人工指挥比红绿灯有效
对于市民提出的设立分时红绿灯问题,交警九大队一位负责人认为,很有创新的意义,“但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还不具有可行性。现在很多开车人的素质不是很高,闯红灯、走反道,红绿灯有时形同虚设。现行情况下,每天三名交警在大桥和桥下指挥交通,人工指挥有时比红绿灯更为有效。”
而对于封堵一些路口,该人士直言此方案并不现实:“如果一个路口在某时段限制交通,那就会导致另一个路段的拥堵,因为车辆的总量是在不断增长的,而这个路口的限制通行会让车流走向那个路口,再次造成拥堵,这是个得不偿失的方案。”
限制一些外地大卡车的建议现在在大桥上已经实行了。但是限制面包车的政策,相关部门也一直在调研。但考虑到一些在桥南、桥北的单位,每天都会用面包车运载员工过桥,所以此政策一直没有制定。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桥,治理大桥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