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在成都举办的“2013中国居家产业发展与变革高峰论坛”上,不少与会代表指出,中国家具市场正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
中国板式家具产业基地崇州,对这股“寒流”感触尤深:
不久前,今年1-5月的崇州市经开区经济运行数据摆在了该市家具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陈洪的办公桌上。陈洪说,园区内14家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工业总产值198779.8万元,同比去年下降9.48%。
崇州家具企业该如何 “抗寒”?
本报记者 蒋君芳 黄泽君
【现状】
几乎每月产值同比下降
7月10日,崇州市经开区家具产业园。因为暴雨,成都帝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暂时中断了生产。这是一家从杭州过来的家具企业,主要研发生产装饰性材料。自2010年投入生产到现在,还不到3年时间。
今年1-6月,公司产值达到6200万元,同比去年增速为28%。但在总经理赵金龙看来,这个数据并不理想,“按照家具行业一般规律,新企业在头三年的成长期里,每年增速能达到30%以上。”
大环境的不景气拉低了赵金龙的理想数值,“这种状态持续时间我觉得不会短期内消失;国内市场的不景气逼迫我们去更积极地拓展国外市场,目前公司产品出口率已经达到了30%。”
园区内一家设计产能1亿元以上的企业也表示,今年产品销量依旧保持增长,但是在增长的构成上,投入的成本相比以往成倍增长。另外,营销费用也在增长。“从市场整体分析来看,销量跟去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过去很多需要扩张或扩建以提升产能的企业,今年都有收缩。”陈洪分析,“今年开年来,经开区家具行业总产值除了3月份数据与去年持平外,其他月份数据同比都下降。”
【突围】
用技术创新抢占市场
相对于同行企业的“下滑”,沃克家具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该公司负责人直言,“我们坚持研发,款式一直走在前面,每次参加展览都有优势。”
对于这一点,赵金龙深有同感。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同样一种材料,他要求技术人员至少要弄出十余个不同的花色来。“我们每年要投入300万经费在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上;公司投产到现在,我们已经研发出了七八个新产品。”
冰火板是他**新的成果之一。赵金龙骄傲地说,这块板的优势在于它有与大理石基本等同的外表和功能,但价格上却远低于大理石。赵金龙并不太担心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在行业不景气的时代,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为我们的客户把采购成本尽可能降低,占牢市场。”
蓝帮家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做沙发的家具企业,但近年来也开始向整套家具转变。应对相对疲软的市场,蓝帮考虑的是从销售渠道上做文章。“我们正在做线上销售,6月份网站上线了。”公司总经理李中林说,这个网站的优势在于能让消费者对家装有一个整体体验,“我们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喜好以及房屋的大小设计了很多种整体装修风格。”
【助力】
打造家具全产业链条
崇州家具产业园内,由政府投资6000万元的成都家具研发中心即将竣工。这个研发中心下辖家具研发院、图书馆、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家具领域智力型专业研发机构。
这是当地政府助力家具行业所走出的关键一步。“一些家具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只能贴牌生产,在市场上竞争力较弱;一旦经济不景气,受到的影响会更明显。”陈洪说,研发中心的介入就是要提高崇州市整体家具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我们力求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陈洪说,过去崇州家具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下一步崇州将在研发、销售等环节多下功夫。
另一方面,崇州还在规划建设翰昆国际家居商贸城。在这个规划面积达到750亩的商贸城中,国际家具城是项目核心区域。“今后,崇州家具企业的产品可以就地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和生产成本。”陈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