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在统筹考虑开展工作基础和试点布局代表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陕西省在内的5省8市作为全国低碳试点省市。
为此,陕西省在近期内尝试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实施工作,并加快了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的进程,力争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到42%左右;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水电装机达到46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达到700万千瓦,替代标煤1150万吨;淘汰钢铁、水泥、电石等落后产能4000万吨,形成节能能力3300万吨标准煤;森林覆盖率达到43%左右,以此形成碳减排的合力。
今后一段时间,陕西省将致力于以下几方面工作,来促成上述目标的实现:
一是研究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提供行动方案和政策支持。
二是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积极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落实。
三是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推进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型新兴产业。
四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体系、数据统计、管理体系、考核体系,为“十二五”碳减排目标和规划思路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扩大森林面积,增强碳汇功能,根据地域特点,加快陕北、关中、陕南三个碳汇区建设。六是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的能力建设。七是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活动,推动全民广泛参与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