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记者获悉,历时十余年建设的中俄原油管道有望在10月底贯通投产,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将实现向中国年供原油1500万吨,以后将进一步增加供油量。此举标志着作为中国四大原油进口通道的东北油气通道正式打通。
据悉,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osneft)目前已敲定了进口原油长约合同和价格。分析人士认为,由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出口ESPO原油的价格可能是与迪拜原油挂钩的,可能还要低一些。
中国东北油气通道正式打通
中国石油管道局内部权威人士说,中俄原油管道计划10月31日建成投产,目前还要看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这意味着中国四大原油进口通道的东北油气通道正式打通,中国进口能源的渠道增加了,这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上述人士说道。
目前,中国石油进口源主要依赖于中东,进口比例达50%以上,非洲也是主要进口源。2009年俄罗斯向我国出口原油1530万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认为,无论是从中东还是从非洲地区运输到国内,都要借道马六甲海峡,一旦这个海峡运输不畅,中国石油进口通道必然受到威胁。因此,中国一直加速在西北、西南、东北三大油气通道建设。
此外,周修杰认为,隐藏在油气管道建设提速背后的,是对能源资源的争夺。不难发现,我国油气管道的起点俄罗斯、中亚、缅甸等地都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定价或挂钩中东迪拜原油
目前,中石油与Rosneft已敲定长约合同和价格,但一直没有对外界透露具体期限和具体计价方式。
根据2009年4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的协议,Rosneft将从2011年起通过东西伯利亚输油管道每年向中国提供1500万吨原油(合30万桶/天)。
据了解,东西伯利亚管道和中俄石油管道预计也将在10月底连通,1500万吨ESPO原油将通过管道进口至中国。
ESPO原油是因去年12月开始运营的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得名。
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陈大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种大宗原油贸易都是按月结算的,并会选择某个原油报价作为定价的基准价,这是由双方公司协商决定的。
据石油行业分析师介绍,目前,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出口了大约500万吨原油(3670万桶),平均价格为每桶77.8~78.4美元。目前ESPO原油价格与阿联酋迪拜原油(Dubai)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