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菊花的主题色———明黄色一向被视为炎黄子孙和贵族的标志,受到人们的一致喜爱,赏菊也成为古人在重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然而现在,由于菊花品种过于陈旧、单一,很多消费者对其没有购买兴趣。作为传统花卉种类,菊花在现代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呢?
在古代,菊花的主色明黄色一向被视为炎黄子孙和贵族的标志,受到宫廷内外的一致喜爱。然而到了现代,同样是因为颜色的原因,菊花却成为丧礼用花的代表,被冠以“不吉利”的帽子,很难在家庭消费中推行。
昔日重阳盛景难续
说菊花为丧礼用花其实是个很大的误解。菊花在古代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在重阳节前后盛开,它和重阳节的许多习俗紧密地联系起来。
自唐代开始,在重阳节除了佩戴茱萸外,古人还有头戴菊花的风俗。清代,北京人过重阳节时都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用于“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一年一度的开封菊展也成为菊花界的盛事之一。
然而,现代菊花似乎只有在各地菊展时,才能一展风华。据了解,现在菊花的应用大部分局限于政府采购,除了菊展用花,公园、会议和租摆用花仍占主流。因此,菊花的造型也向着塔菊、艺菊和造型菊等大型展示用花方向发展,而适合家庭观赏的案头菊却很少规模化生产。
品种过于陈旧单一
菊花育种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戴思兰告诉记者:现代人对菊花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菊花品种太过单一,而且更新速度十分缓慢。长期以来,花卉市场始终以黄白两色的菊花为主,大部分是‘剑冲天’、‘重楼’、‘霜云’等花头为球形和莲座形的传统品种,缺乏花头整齐、花色艳丽、适合家庭的品种。
每到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盆栽菊花大量上市。而消费者能购买到的产品大部分由世代种植菊花的农户生产。他们种植的品种都是多代扦插的,十几年没有什么变化,并且使用的土壤也以塘泥为主,很少使用基质种植,因此植株容易感染锈病、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品质也不够稳定。
“这些品质一般的菊花集中上市以后,价格很难走高,单盆批发价一直在三元至五元之间徘徊,因此消费者把菊花看作廉价、陈旧的产品,很难提起购买兴趣。”北京玉泉营花卉市场的菊花经销商刘金莲如此评价现在盆栽菊花的低迷境况。
品种推广不应断档
按理说,近几年菊花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科研项目并不少,一些科研机构也有不少品种经过审定,为何消费者在市场上很难见到这些“新面孔”呢?对此,戴思兰表示:“国家科研项目的经费是断续给出的,需要生产企业的支持。但是生产企业往往希望马上见到成效,很难支撑需要长期筛选、培育的育种项目。因此,许多进行了一半的中间材料因为项目经费短缺而被毁,非常可惜。”而对于那些已经审定的新品种,生产企业也只是少量试种,因为他们大部分满足于政府订单,很少会去独立开拓市场。
现在戴思兰正在进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立项的《菊花产业化生产优势新品种培育》项目,旨在对传统菊花进行杂交育种,选育出适合现在市场需求的品种。花色的选育趋势是在黄色的主导颜色上,增加红色、粉色等颜色品种。在花形方面,选育开花整齐、多花观赏的多头小菊型菊花;花头较大,单朵观赏的非洲菊型;还有单个花头、叶片肥美的案头菊型。在开花时间上,也会筛选出光敏感度较强、生长周期较短的品种;或者不需要很强的光照就能开花的室内盆栽菊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