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玩具产业是以生产软体毛绒玩具为主的传统产业,其中大部分玩具企业集中在该市维扬区。其生产企业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特点是“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产品系列化、市场外向化”。因玩具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世界毛绒玩具生产在中国,中国毛绒玩具主产地在扬州,世界毛绒玩具50%是扬州制造”的发展态势。2006年4月维扬区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毛绒玩具礼品之都”。
但是,由于玩具产品长期依赖贴牌生产,外向依存度高。所以,抗风险能力比较低,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扬州玩具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陷入了产品订单少、开工不足、员工下岗多的尴尬局面。如何充分运用国家的产业政策,使玩具产业重振旗鼓、打造昔日的辉煌,是摆在扬州玩具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实施生产车间“大转移”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造成的困境,加上所谓的企业“用工荒”,使企业一方面用工紧缺,一方面用工成本增加了15%左右。如此严峻的困难摆在面前,怎么办?扬州玩具民企决定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当前发展的难题,具体的做法就是实施“生产车间”大转移的发展战略。
经过充分考察、调研、思考和论证,民营企业家认为只有走产品创新之路,方能走出困境,而只有把“生产车间”转移出去,才能有更多的力量去向高端产品转型,从而提升产品档次,获得更多的附加值。他们把原来企业生产加工产品的部分车间陆续转移到苏北和安徽等地,借助异地的加工企业或者直接投资兴建加工厂,完成产品的加工制造。从而较好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他们还把少量的优秀熟练技术工人留在本企业,建立“样板工厂”,把大专以上学历的设计人才留在本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大转移”带来产品创新升级
“生产车间”转移后,企业“减负”了,也腾出了精力。他们按照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用文化创意和动漫理念设计开发出一个个高附加值的新一代产品,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向实用化方向开发。玩具是人们的休闲玩偶、馈赠的礼品,而不是人们必备的生活用品。如果把憨态的动物造型,与人们的穿戴、家用、装饰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玩具既保持原有的特性,又增加实用功能,就能赢得市场,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如利达机动玩具有限公司开发的“熊猫帽”,使用效果甚佳。既可戴在头上御寒,又可把双手伸进“熊掌”当手套,亦可围在脖子上当围巾,还可以打成领结,使功能多样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立即风靡韩国,订单一加再加,不到两个月销售额即达1455万元。当“团团”、“圆圆”进入台湾后,台湾全岛掀起了一股熊猫热,这种多功能的“熊猫帽”玩具产品也颇受台湾民众的欢迎。再如把窗帘拢起来一般都采用尼龙搭扣粘接,而雅伦玩具有限公司设计人员则将尼龙搭扣缝在“猴子”的双手,有如猴子抓在窗帘上,既实用又美观;磁扬工艺品公司开发的“狗熊背糖果”也打开了国际市场,即在毛绒狗熊背后设计了口袋,保持了狗熊憨态可掬的造型,又增添了果袋的实用效果。
二是向智能化方向开发。“陪护机器人(37.400,0.52,1.41%)——复娃”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攻关课题项目,已列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要求为“机器人”穿上一件漂亮的熊猫外衣,课题组**合作伙伴就是具有“中国毛绒玩具礼品之都”美誉的扬州玩具民企,实现了扬州毛绒玩具与高科技、智能化的成功结合,这种“机器人”具有会走、会说、会动、会唱等功能,关节能动,头部能转。该项目现已完成科技部答辩序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