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纺织市场 众多消费者遭遇“被缩水”

来源:中国纤检 发布日期:2010-06-19 14:20:3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然而,这样一来就会直接导致一个比较恶劣的结果发生。下游的一部分中小纺织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昧着良心追求利润。也

    然而,这样一来就会直接导致一个比较恶劣的结果发生。下游的一部分中小纺织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昧着良心追求利润。也就不再进行预缩处理,直接生产然后投放市场。随后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被消费者投诉了就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面料生产企业。同时还做出一副可怜兮兮,貌似“受害者”的表情。真是让人看了就觉得恶心。

    实际上,不论纺织品面料生产企业还是纺织品加工企业。从企业的负责人到一线的技术工人,能有谁不知道某种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缩水率”是多少?但有谁又能设身处地的为广大消费者考虑呢?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部分纺织品企业的丑恶嘴脸可谓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少部分类似的纺织品企业,时不时的还能以金融危机为噱头,以人民币升值为幌子在纸尖报头嚎叫几声。而众多被“缩水率”不合格而吃尽苦头的消费者又能到多少地方去诉苦,去控告了。鉴于维权成本过大,大部分被坑消费者只得选择“安静的走开”。

    争论不断,是否有必要修改检测标准

    不得不承认,“缩水率”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纺织品行业甚至是纤维检验部门的“老大难”问题。长久以来都没有能够找到切实可行且有实际效果的解决办法。缩水率不达标,这已经是纺织品行业很普遍的问题,不论是在家纺行业,还是在服装行业都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随着“缩水率”问题被查处,有部分品牌纺织品企业表示,自己企业目前的检测手法和检测标准存在一定的瑕疵。例如,有的企业自己在厂里检测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面料规定的长度进行检测。有时候搞3米长的面料来检测,有时候有拿2米多的来检测,随意性很大。这就造成了被检测面料的测试度大于规定度,其结果自然也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另外,还有一些纺织品生产企业提出,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个根据不同档次、不同面料、不同用途产品而不同的缩水率,因为消费群体不一致,实际用途也不一样,应该区别对待。其理由主要是,由于预缩处理的成本太高,纺织品企业难以承受。对于床单被套之类对“缩水率”要求不是很高的纺织产品,可以适当降低一点标准。

    纵观纺织品企业提出的部分要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从企业方面考虑也属于合情合理。但是,在相关部门没有出台新的行业标准之前。众多纺织品生产、加工企业仍然必须按照现行“缩水率”标准执行。行业标准,属于国家法规范畴。在法规面前,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是没有价钱可以讲的。达到标准即是合格产品,反之不达标准则是伪劣产品。

    同时,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内容、费用等有关情况”。据此看来,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未标明其“缩水率”已经涉嫌违法。

    实际上,只要纺织品行业的每一个程序、步骤,每一个上下游衔接的过程企业能自觉按照质量标准严格要求。类似纺织品“缩水率”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检验、检查、处罚力度的同时。纺织品企业能严把原材料进口质量关,对上游企业提供的检测报告定期送到纤维检验部门进行核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长期困扰纺织品质量的“缩水率”这个“老大难”问题必然将会迎刃而解。  

1 2 3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