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珀眼睛中的“宝山员工”
从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那时起,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的员工就有一个愿望:希望能以一名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到世博工程中,为上海世博会尽一份力。2008年7月传来了令公司员工振奋的好消息,公司中标上海世博会浦东A、B片区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工程。其后,一个个好消息又陆续传来,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相继承接了加拿大馆、澳大利亚馆、中国船舶馆、挪威馆、丹麦馆……共计场馆有20个之多,同时承担大量相关配套设施工程的施工。
世博工程任务量大,时间紧迫。工程一开工,每位参建人员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不敢有半点松懈。为了使出图速度跟上构件制作速度,公司成立了由6名年轻技术员组成的“详图转化突击小组”,昼夜奋战。世博场馆的设计更多的参照了国外设计理念,很多建筑外立面设计只是给出初步的轮廓和功能要求,需要施工单位在建筑选材、外立面效果、建筑与结构性参数和节点的确定上进一步深化。6位技术员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一起研究图纸,探讨和解决建筑与结构性相矛盾的问题。例如,他们对租赁馆天沟与梁柱连节点的优化,既解决了原设计天沟断开产生的屋面漏水隐患,又降低了材料成本,得到了业主与设计院的一致好评。大家的辛苦付出,**终确保了工程按照计划,顺利推进,一个个节点目标如期完成。公司员工的辛勤付出也赢得了各方赞誉,先后荣获“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先进个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等多项荣誉。
公司承建的加拿大馆工程,其独特的外形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该工程不像大多数工程那样是一个规则的几何体,它是取其加拿大英文Canada的**个字母C作为造型,其轴线是随着字母的形状呈不规则布置。平面上不平,立面上不直的特点,使所有的钢结构构件,除极少数部位有相同的构件外,其余部位构件均不同尺寸不同形状,同一柱上牛腿**多达到了21个。现场的安装难度也很大,由于构件均不相同,柱的方向也全不相同,任何一个相似构件安装错误都将导致返工。现场技术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对构件的标识、现场的测量定位、构件进入现场的摆放位置和顺序,每一个环节仔细确认,并及时与加工厂保持密切联系,把可能出现的错误消除在工作开始之前。2009年12月5日,加拿大总理哈珀来到现场,亲手为加拿大馆揭牌,并对十三冶在现场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2009年12月6日,是加拿大馆工程第20万安全人工时的纪念日。在庆典仪式上,家喻户晓的洋笑星大山为公司4名“优秀安全管理者”获奖者颁奖。
世博工程中的“宝山内涵”
世博期间,园区内的3650辆“途安”新型出租车座椅,使用的是宝山的高新企业西德科东昌座椅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世博“城市**佳实践区、酒店式公寓”等项目给水工程使用的是本区高新技术企业设计生产的无机(纳米)复合β晶无规共聚聚丙烯NFβPP-R管材和管件;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钢结构检测赢得了世博轴工程中全部6个“阳光谷”的检测任务;中冶宝钢技术公司研制的生态环保型钢渣透水混凝土产品成功用于世博园区中心广场、A13广场、世博公园、世博中心等重大地面工程,使用量达到5万多平方米,占世博透水路面的60%以上份额……在世博工程这个“大工地”上,还有很多宝山的企业在此一展身手,为园区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引领企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本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宝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化主攻的六大领域;区政府建立了500万元的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并承诺每年按20%的幅度递增。区科委等主要职能部门,十分注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引进、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撑,并取得了良好成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宝山,让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这片热土上成长和崛起,也使世博工程建设中演绎了更多的“宝山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