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电能,保护环境,满足人们对照明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是绿色照明的宗旨。但是,随着各类新型节能电光源的问世,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当前,我国电光源产品中使用有害物质的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目前越来越普及的气体放电光源类产品中汞的污染更为严重。为充分了解目前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的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做准备,国家发展改革委/UNDP/GEF原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办公室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治理方法及经验的资料,提出了加强我国照明电器行业污染控制的诸多建议。
1 我国电光源产品的污染现状
电光源产品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汞、重金属铅和非金属物质砷,这些都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由于电光源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构成的元素也不同,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不同。含汞的电光源主要包括荧光灯、高压汞灯、霓虹灯等。
目前,我国一支管径为36mm的T12荧光灯含汞量约为25~45mg;一只管径为16mm的T5荧光灯含汞量约为20mg;一支管径为10mm的紧凑型荧光灯含汞量约为10mg。我国2004年生产荧光灯约10亿支,按每支灯管平均含汞量为30mg计算,我国2004年生产的荧光灯中含汞总量约为30t。
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汞远大于这一数字。究其原因,主要是注汞时的不合理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报废率高等问题的存在。以40W的T12直管荧光灯为例,通过自动生产线自动注汞,需要注入20~40mg的汞,再加上工艺消耗,实际耗汞量为60~100mg。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电光源生产企业注汞时采用的是液态汞,因此注汞量难以控制,加之设备简陋,在注汞过程中汞挥发情况相当严重。所以,我国生产每支荧光灯的实际耗汞量平均为45.04~48.00mg,年产10亿支荧光灯所消耗的汞量在47~60t左右。根据预测,2006~2015年,我国的荧光灯产量将达到15~20亿支,若产品的平均含汞量和生产时的平均消耗汞量仍维持目前水平,那么,到2006年底,年产荧光灯中的含汞总量将达45t,生产所消耗的汞量将达到70t左右;到2015年,年产荧光灯中的含汞总量将高达60~90t。这个数字实在令人担忧。
发达国家基于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在荧光灯生产中己禁止使用液态汞,而采用固态汞合金、金属汞包等,或者停止生产荧光灯,同时对废旧灯管制定了严格的回收措施,以防止残汞流散在空气和水中。
含汞照明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污染,使用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是照明电器破裂后造成的汞扩散致使空气污染,这种情况不常发生,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太大的影响。
2004年我国报废的含汞照明电器相当于40W标准荧光灯约6亿支,由于处置不当而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汞量为45~50t。目前,我们国家对于报废照明电器的回收处理还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也没有建立符合报废照明电器本身特点的回收体系和回收机构。报废照明电器中的汞随意扩散到空气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