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疯之下的冷思考:地产业如何做强?
在买与建的双重疯狂之中,一些地产企业却冷静下来。从日本的经验中可以预测,若按现在的道路继续前行,中国的楼市泡沫破灭正进入倒计时。在这样的预期下,地产企业悄然兴起了由“量”向“质”的转变。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结束,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减少40-45%的承诺走向实施阶段。房地产业这个碳排放大户的调整工作也必将被列入“打击”头号名单当前的建筑模式已经显出弱势。业内人士表示,产业化的建筑方式正悄然成为趋势;而建材采购也将偏向新型的、合理的、高附加值的产品。
受地产业推动 建材业将向合理化方向转型
建材行业产能过剩、建材企业利润率急速下降又没有突围之策……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说明了建材行业的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在国家出台政策的同时,市场经济的引导也将发挥巨大效用。
为破解高碳排放的行业课题,房地产行业将在建材产品的取舍上也下足功夫,老旧过时的建材产品虽然价格占据**优势,从地产企业的综合支出角度考虑,新型建材产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地产业的推动之下,不节能的、低科技附加值的建材产品将在不远的将来退出市场,建材行业将向合理化发展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