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由四川中墙新建材有限公司承办的“**届装配式建筑新型墙体材料研讨会”在成都新都区斑竹园竹韵宴会厅成功召开。会议中原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韦延年教授以“新型墙材国家政策的解读和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为主题展开了分享。以下内容为韦教授发言全文。
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墙板在建筑中的应用
1、装配式建筑发展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没有工业化也就无装配式建筑。基于此,建筑装配化已有100多年历史。
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是因战争的灾害而促进。
受“二战”的严重创伤,欧州国家的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无安身之地,为尽快解决大量难民的居住问题,利用原有工业化好的基础,提出并大量建设装配化建筑以快速解决大量难民的居住困难。
在这期间,德国的Plantenbau是装配式建筑的示范。Plantenbau主要是以预制混凝土楼板、墙板、屋面板为建筑的主构件在建筑工地上直接拼装构成的建筑,也称之为大板式建筑。由于其建筑形式单一,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而使其在推广应用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在我国,如从狭义的装配式建筑概念讲,古以有之。即远古时代的本结构体系建筑就是装配式建筑,它都是由建筑构件在建筑工地上拼装组成的建筑,只是组装的构配件不是在的标准化程度低,不是工厂预制成型,而是在建筑工地上就地制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至今有三个阶段:
**阶段是从1958年8月的《装配式标准构件的设计》(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起始,基本上是学习前苏联的建筑工业化而引进相关技术及规范。由于不适应中国地域特点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未能有力消化,导致建筑成本高,使用效果差,施工进度慢等因素而搁置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
第二阶段是从1979年4月制定JGJ行业标准《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的制定实施开始,标志着我国建筑装配化技术应用于居住建筑实现标准化。1983年6月出版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建筑装配化技术的发展。
但由于建筑工业化体系及技术标准不完善,应用技术相对落后,房屋的整体性欠差。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施工企业的体制变化,专业技术及施工队伍被解散,城市建筑量大面广,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的需求促进了现浇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结构体系中应用的发展。(四川省还在2006年发文禁止在城镇建筑中使用预制构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又一次搁浅。
第三阶段是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政策的提出,要求提高建筑工业化及建筑产业化水平,以及建筑业劳动力短缺和产业结构转形升级,促使装配式建筑再兴。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绿色建筑内涵。提倡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粉尘污染,缩短建筑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在现场采取装配式施工进,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在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引领下,各省、区、市都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了相应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细则, 全面实施和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建筑工业化指导装配式建筑发展
(1) 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是指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 源和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有害影响**小。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低影响开发(LID)。
(2)关于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系指通过具有现代化的生产、运输、吊装等设备机械,以技术先进和科学的管理的生产运作方式,替代传统的、分散和落伍的手工业生产运作方式。
建筑工业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稳定性。需要把同类型的大量建造的房屋建筑作为整套工业产品,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资源、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制订统一的建筑参数,结构形式,必要的构配件及水、电、气设备等,进行成套的标准化,并采用与之相应的生产工艺、运输、吊装以及内外装饰装修等工序,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质量监控手段完成。
建筑工业化按建筑性质分有:民用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按体系分一般有:**体系和通用体系。**体系是指适用于某一地区、某一建筑使用的构配件构成的建筑体系,有一定的设计适应性和技术先进性,又有一定的地方性和时间性,但缺少互换性和通用性;通用体系是指预制构配件制品设计成通用构件,系列配套,成批生产,形成商品,适用于各类建筑所需的构配件。可互换通用,适应面广,生产量大。
发展建筑工业化,按传统说法有两种途径,即:预制装配式建筑和全现浇和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建筑。
以上两种途径发展装配式建筑各有优缺点。
建筑工业化内涵:过去提出是三化合一。即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生产预制化、施工装配化为一体。
现在的提出有六化合一。即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生产预制化、施工装配化、装饰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或: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全过程生态化。
总之,不论是建筑工业化的三化合一,还是建筑工业化的六化合一,装配式建筑只是明确的提出了其中的施工装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应以广义的装配式建筑内涵认知装配式建筑,而不是以狭义的装配式建筑内涵认知装配式建筑。
(3)装配式建筑内涵
狭义的装配式建筑内涵: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的构配件后搬运至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安装构成的建筑。
广义的装配式建筑内涵:是指采用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建造的建筑,不仅要求建筑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工业化建造,而是要求实现建筑的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建筑设备体系、建筑部品和建筑装饰装修有机集成。狭义的装配式建筑不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即应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建筑工业化指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为此,应针对不同地域的具体工程项目,发展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的预制装配和现浇施工工艺的各自优势。仅仅为了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而全面排斥工业化的现浇施工工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合理的。
3、墙板生产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应有的认识及思考。
(1)应有的几点认知意识
1)建筑工业化意识。
2)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异意识。
3)墙体系统工程意识。
4)技术先进、性价比优意识。
5)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
(2)应有的几点思考
1)目前是什么因素促进了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2)全面认识现有墙板存在的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性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
3)该以怎样的生产工艺、设备生产墙板?怎样的施工工艺及手段搬运和安装板?才能符合建筑装配化的要求?
4)如何从整墙体工程概念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发墙板的生产与应用技术?
5)如何推进行业自律、行业自信和高质量地行业自强,实现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文稿内容由四川中墙新建材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