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第三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于10月24日隆重开幕,在凤阳硅(玻璃)产业项目推介会上,凤阳县与台玻集团、上海蓝实集团、深圳普朗特集团等7家企业签下了总投资额达25亿元人民币的合作项目。
10月24日上午,凤阳硅(玻璃)产业项目推介会在蚌埠市锦江大酒店隆重举行。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图强,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处长张守和,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副理事长张智勇,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秘书长刘建平,中国搪瓷协会秘书长左小伟,中共凤阳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占文,凤阳县政协主席张乡远,凤阳县委副书记米德成,凤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大纲等县几个班子领导,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茆令文,台玻集团、上海蓝实集团、深圳普朗特集团、华环国际烟草公司、南京古南都集团、浙江宏立集团、安徽省金禾集团7家签约企业,重庆玻璃器皿、德国大陆玻璃、日本东洋玻璃机械等国内外**企业,以及在凤投资的中国中材集团安徽中材矿物材料、安徽德力玻璃、凤阳华众玻璃等百余家企业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推介会。推介会由中共凤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范迪军主持。
推介会上,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图强和中共凤阳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占文分别致辞,向参会领导和嘉宾介绍了滁州市和凤阳县的基本县情和产业发展优势,并热忱欢迎参与领导和嘉宾常来滁州和凤阳做客,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凤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大纲向参会领导和嘉宾推介了凤阳硅(玻璃)产业重点项目,详细介绍了凤阳石英资源以及发展硅(玻璃)产业战略、目标、思路。
凤阳历史悠久,**度高,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石英资源丰富独特,全县石英石资源储量100亿吨以上,原矿SiO2平均含量在99.3%以上,其品位和储量均位居华东地区之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石英产品主要有高级玻璃用砂、精制石英砂、精制干燥砂、普通石英砂和铸造砂,广泛应用于生产太阳能管、浮法玻璃、玻璃器皿、光学玻璃、电视机玻壳、铸钢、精密铸造及泡花碱生产等行业。产品销售面涵盖华东、华北、华南和中南地区21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已有法国、比利时、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等国内外**硅(玻璃)企业在凤阳投资进行石英砂业开采加工、硅(玻璃)深度梯度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等。2005年12月,凤阳县被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命名为“全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
近年来,凤阳县通过科学整合,切实加强对石英砂开采及加工企业的整顿、规范力度,严格控制石英砂生产总量,鼓励引导相互兼并或合资合作,做大做强规模,提高竞争力;通过政府统一运作、统一核定成本和税收,统一定价,统一销售,对全国近百家玻璃厂进行石英砂销售登记,派出专业人员到各玻璃制品厂家开展业务洽谈,规范石英砂市场秩序,为促进石英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加快硅(玻璃)产业升级,培育壮大硅(玻璃)支柱产业,打造全国**优质石英砂和硅(玻璃)产业基地提供了保障;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硅(玻璃)产业,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着力扶持培育产业集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落户凤阳。该县已于2008年底编制了千亿元硅(玻璃)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2年实现硅(玻璃)产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此规划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目前凤阳玻璃企业已由2002年前的2家发展到35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达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