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阿县围绕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东阿”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全县形成了“城是园林城,村是绿色村,路是绿色路,田有林网,房周有树,‘三荒’、‘四旁’都是绿”的林业发展格局,林木覆盖率达到47.1%,森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约145.6亿元,相当于经济效益的15.3倍,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王祝雄介绍,我国森林1981年至2000年间,大约抵消了我国同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6%—16.1%。据全省森林与湿地价值核算项目研究结果,2007年全省森林炭储量为1.2亿吨,森林与湿地资产价值990亿元,其产生的产品与服务价值达4673亿元,占同期全省GDP的17.9%。
“可持续”,要靠“绿”
“中央在这个时候召开60年来的**次林业工作会议,是有深远考虑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效,但生态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30年前,我们缺的是人力和物质资本;30年后,稀缺的是生态资本,这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限制因素。确立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胡鞍钢分析说,1998年长江洪水以后,我国认识到生态屏障的重要性,采取了禁伐天然林、退耕还林等重要措施。今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会议,是我国林业的又一次重要机遇,是主动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寻求绿色发展,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节点。
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介绍,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了林业发展,生态建设得到持续加强。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新增造林889万亩,新建农田林网6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80%的重要湿地、90%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布局合理、功能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