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今依然时时刺痛国人神经的“百年耻辱”中,工业化是每一位渴望富国强兵者信仰的圣经,工业革命机器轰鸣的号角成为国人耳中**美丽动人的声音。据现在的研究资料显示,自甲午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湖南工业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几次起落,但无论兴衰,都与战争息息相关。
时间来到了1949年。此时全省工业总产值仅3.18亿元,工业企业只有水口山、锡矿山、杨梅山、湘永、裕湘和华中等24个不像样的矿山、机械、纱厂以及卷烟、陶瓷企业。其余都是个体手工业,残存着农耕文明的印迹。新的执政者决心改变这一切,和整个国家大政方针一样,“打扫屋子再请客”,一场新的工业运动在包括湖南在内的广袤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一政策的深远影响,贯穿了共和国一甲子的光辉岁月。
苏联遗产和东南暖流
在共和国确立内政外交的大政方略之后,苏联在工业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让它不仅在意识形态、同时也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成为国人心目中社会主义至高无上的明灯。苏式工业化体系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共和国努力的方向。在此期间,建国之后的中苏蜜月让苏联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中提供了大量的援助,156个援建项目成为那个时代工业化的标志,这些始于“一五”期间的功业结晶,迄今为止仍有相当部分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这156个项目中,湖南共获得6个援建项目,分别是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原331厂)、株洲电厂、株洲硬质合金厂(原中南硬质合金厂)、株洲洗煤厂、岳阳造纸厂和酃县电站。这其中,株洲占有4席。这使得这个原本距离长沙市区50公里的湘江小镇一跃成为湖南当时**大的工业城市。
苏联遗产和东南暖流,是描摹共和国工业梦想的两支画笔,他们是如此的截然不同,却又朝着同样的目标。只是如果单从湖南一省而言,苏式工业化建设并未给湖南工业发展带来任何显著的推动作用。湖南省社科院原企业与产业研究所所长史永铭认为,五六十年代的湖南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是全国工业一盘棋**好的注解,实则并未让湖南产生配套体系,符合湖南省情的工业企业得到真正发展,还是东南暖流。
工程机械之都与汽车梦
“长沙经开区、高开区是工程机械企业集中地区,要鼓励核心骨干企业采取外包的方式延伸产业链,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长沙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于今年8月指示。在千亿产值的背景支撑下,湖南省官方终于响应民间及基层口号,首次作此表态。
探寻“工程机械之都”崛起的原因,离不开对上述三家企业发迹的爬梳——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感觉偶然的事情,毕竟,1994年进入长沙经开区之前的梁稳根还在思考特种焊接的问题,何清华在中南工大教书,而詹纯新,还没脱离研发的习惯,更没体会并购的快感。这不得不让人为长沙经开区的过去捏一把汗——如果他们三人选择另外的行业或方式,历史的细微岔路往往会使得未来面目全非。
但是史永铭如此分析道,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能够崛起,除了上述三人及其团队的天赋和努力之外,其根本还在于湖南拥有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这得益于株洲南车、湖南机床等老牌国企的多年经营。此外,原中南工大和长沙建筑设计院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研人才。
与对待工程机械一样,或者说更为热切,湖南人跟所有怀抱经典工业革命梦想的人们一道,渴望建立起享誉时代和历史的汽车工业。在错过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布局的机会之后,经过改革开放初期暂时的彷徨,湖南重拾汽车之梦。其中绕不开的长丰在1995年引进三菱技术,随即改制。此后10余年长丰猎豹畅销全国,长丰集团亦在2005年到达顶峰,销量突破200亿元,跨入当年度中国汽车10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