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厅获悉,崇州等全省27个县(市、区)获准启动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非林地林木采伐不再受国家限额控制,林地人工商品林采伐也将简化审批程序,释放更多商品木材。林业政策风险的逐步下降,正刺激着相关投资者涌入。
林产品原料紧缺
到明年6月,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将拥有全国**大的纤维板产能,该公司董事长王春鸣说,新建的3条年产3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投产后,对木材的需求量将倍增。
四川省林产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钟金华介绍,四川家具制造业是西部**、全国第三,每年需人造板700~800万立方米,但每年只能自给300万立方米,缺口约达500万立方米。灾后重建对林产品的庞大需求,使原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据调查,地震灾区对人造板的需求在2000万立方米以上,地板、木门、锯材、装饰板材等行业将面临300亿元的需求,家具总需求量在200亿元以上。
严管政策管得过死
四川森林覆盖率高,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缺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保护的天然林占了多数,另一方面则源于树木采伐受到严格控制,采伐成本高。
现行的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王春鸣认为,在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等政策限制下,林农长期面临采伐难、变现难的困境,使很多林子疏于经营。他曾两次给国务院提出建议,呼吁在保护天然林的同时,放松人工林采伐政策,形成砍伐和栽种的良性循环。
省林业厅副厅长刘书贵也表示,现行采伐制度的限额指标管理过细过死,并且存在不科学的用途限制,导致森林经营者虽然拥有资源,但因无商品材指标而不能上市销售,成为“有财富的贫困者”或“富有的欠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