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市场销售状况比预想的还要冷清,突如其来的全球次贷危机也席卷了整个家居建材业,房地产市场销售的疲软直接影响到建材家居的销售。面对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业内企业讨论的焦点。
是“危”还是“机”
目前,很多家居建材企业已经做出应对举措,或加大反季节促销力度,或创新服务形式,以在竞争中争取主动。
上海富之岛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新刚认为,所谓危机,有“危”也有“机”。“机会是均等的,谁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谁就可以获得未来的成功。”“危”很明显,受人民币升值、出口政策调整、全球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经济危机影响,家居消费目前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机”呢?如今,消费者更注重服务、更注重品质和性价比,这是很好的机会和机遇,在这次重洗牌中,小企业生存会愈发困难,而优质品牌企业则很容易脱颖而出。“面对困境,有的企业选择防守,有的则选择进攻。不管怎样消费者是我们的裁判,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具评价力的人;金融危机,有危险也有机会,我们看到危机的同时,抓住机会,这才能笑到**后!”
要“缩”还是“扩”
目前,关于企业的战略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保守型,认为当下的市场萧条一时难以回暖,企业需要减负保存实力,进行适当的收缩;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给有实力的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扩张良机,可借助经济和行业的大洗牌低价收购内的弱小企业,贮备人才,为迎接“春天”做好准备。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更多的是要依据企业自身的实力,要成功,除了有胆识,还要懂得审时度势。
在众多曾经接受采访的家居企业负责人中,不少人对于当下潜藏的机遇跃跃欲试。东鹏洁具曾表示不排除在寒冬之中吸纳人才助推企业发展的可能;圣象地板也适时抛出“实现全球产业链布局”的计划,希望通过国际化战略打破行业恶性洗牌的怪圈;法恩莎瓷砖按计划上市稳步推进其跨行业前进步伐……大企业有的是雄心壮志,但是推广的速度也是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