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业危机“阵势”一:国内竞争异常激烈
2008年,家居卖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空间缩小,即使在被业内称为旺季的10月份,家居卖场里也冷冷清清。虽然一些家居卖场的销售额今年下降了两三成,但卖场的租金却不会因为销售额的下降而下降,对于家装公司和制造商、经销商来说,今年的销售大幅度下滑。但很多大品牌卖场如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却在进行全国性扩张。而品牌度不高的卖场,就很难有这样的实力去扩张了。这样下去,大品牌的卖场会集中越来越来的品牌产品,致使小品牌或是没有品牌的卖场和企业只能是望而兴叹,不能及也。 由于需求的增长小于家居市场的扩张,今年家居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大大增加,大小企业之间的拼杀简直可以用你死我活来形容。有很多企业已经处于濒临倒闭状态,有的也是勉强支撑,而毅然坚挺的企业是利润空间也在大大缩小。市场局面完全可以用“僧多粥少”来形容,由此可见家居业正在整合,正在压缩卖场的数量,一些新业态包括外资企业的抢滩更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今年的房地产业不是很景气,严重影响家居业的发展,加上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严峻的市场中,竞争仍是异常的激烈,众企业都在搏杀中。
家居业危机“阵势”二:国外市场处于低迷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越来越多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在众多企业为新客户、新订单减少发愁之际,一股退单“暗流”在涌动着,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很多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海外退单危机考验。
正在经济危机之时,我国出台了出口退税率提高的政策,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这只能暂时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从长远看,企业的发展壮大还是要靠产品自身的附加值。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过去,国外市场什么时候能振兴,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能否在这样艰难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也要看市场和企业双重作用效果。 家居行业中的重头大戏要属家具业,而家具业又有40%用于出口,其中一半出口到美国。 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国进口商开始削减订单,而中国出口商担心汇率风险也不愿意接受长期订单,已有很多美国商人将订单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外商家。尽管不少家具企业想避开欧美、积极开拓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国家,甚至转战国内,但成交量却让人失望,部分企业较去年大幅下滑5成。同时,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自今年以来分别上涨了20%和10%,企业此外还要面对国内紧缩的信贷政策,所以靠国外市场生存的企业,面临市场的低迷,是水深热之中,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