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爱葫芦是一大特色,不仅仅是因为葫芦在当地谐音为“福禄”。走进兰州人家,房前屋后、院子
阳台,不时可以见到一棚棚、一盆盆的葫芦。山野间,田地里,葫芦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兰州人素有赏玩葫芦的雅习,其中包括针刻葫芦和蝈蝈葫芦,蝈蝈葫芦尤其以兰州特有的疙瘩
葫芦**为称奇,浑然天成的疙瘩葫芦浑身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疙瘩,极为罕见,稍加雕琢,越摸越亮,颇有
一种天然的拙趣。 疙瘩葫芦通常以奇为美,在直径十到二十公分的葫芦上遍布大小不一的疙瘩,有的竟大如小儿拳头,
形状千奇百怪。有雕刻艺人便根据疙瘩的形状及分布,雕刻出“百鸟朝凤”、“十八罗汉”、“八仙过海
”等传统题材,更赋予葫芦以文化色彩。 疙瘩葫芦**让人琢磨不透也**让人心醉的是由于无法人为控制疙瘩生长的大小,疙瘩的形状带有非常
大的偶然性,这却也正是它的弥足珍贵。 据了解,葫芦的挑选尤为讲究,从选种下播直至采摘,都要精心呵护,即便如此每几百个葫芦中也挑
不出几个发音好、皮色光鲜、形态特异的疙瘩葫芦来,尤其是把它作为一个蓄养蝈蝈的器具,用一些老玩
家的话来讲:“一个好葫芦顶半只上好的蝈蝈”。 疙瘩葫芦天然生成,经过艺人们的精心设计,在葫芦上“开窗”,再配以上好牛角口盖,经过打磨抛
光,一件工艺品及蓄养蝈蝈的器具就成功了。经过多年的把玩,葫芦由**初的黄色渐渐转为棕色,深棕色
,棕红色,以至紫红色,堪称一件上好的工艺品。 有人打趣地说,“疙瘩葫芦”是兰州独有的“丑媳妇”,它虽然“丑”,但无疑是家中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