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涂料来到自我变局的分岔口
2020年,将会成为一个无法被进口涂料人忘却的年份。除了市场数据出现了从明转暗的趋势之外,多家进口涂料品牌开启了对中国区业务的改革,也直接映射出行业骤变。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底2020年初,多家主打进口涂料的外资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离职或被离职,涉及芬琳漆、福乐阁等较早进驻国内市场的进口涂料品牌。
“他们撤换中方管理团队的时间点过于巧合,空置职位大部分换成空降的外方人员或者此前在行业外的人员。”一名熟悉与关注进口涂料品牌发展的业内人士这样总结道,他认为此类事件并非孤例,而具有普遍性,事关进口涂料企业的“一致行动”,“十分微妙”。
现今,进口涂料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呈现统一性——大部分由中国高管自建团队,实行代理商模式,主导中国市场的品牌运作,包括渠道开发、运营、销售及管理等。这对于初探中国市场的进口涂料品牌来说无疑是“双赢”的抉择。
一方面,对于品牌方来说,利用中国区代理商所拥有本地渠道与资源,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初探市场所产生的成本,也让品牌发展站在另一个高度,算得上“坐收渔翁之利”;另一方面,对于代理商来说,进口涂料品牌符合中国高端化走势的需求,能够夺得更高的利润。
长久以来,这种经营模式默契半达到了平衡,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口涂料品牌的加入竞争——比如德国菲玛、荷兰蔻帝等——使得这个市场领域的天平就开始了倾斜;甚至对于较早进入的品牌而言,压力更是与日俱增。
无疑,采用“本土化”的市场管理措施能让品牌的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及早融入中国市场;但品牌方对于在中国区的发展的把控力度也自然减弱,从中得到的利润也有限,或者说常年维持在某一水平。
这对于看重中国市场发展的各进口涂料品牌方来说是不符合发展规划的,它们期待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特别在当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审视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正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进口涂料行业才会发生“中国高管更换潮”此类事件——这可能是进口涂料品牌们谋求中国市场模式变革的信号。尤其是那些进入中国市场多年,但发展始终停留在某个水平之上的进口涂料品牌,它们的变革需求更加迫切,决心也更加坚定。
总而言之,进口涂料企业改革本质不外乎进口涂料企业希望换一种活法,用改变从而换取业绩的提升,归根到底是“利润”二字。
不得不说,经历多年发展的进口涂料已经走到了自我变局的分岔路口。无论实施何种改革方式,它是否就能够实现超越原先模式的发展?能否处理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过渡?以及当前是否就是**好的时机?这一系列问题都将成为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点。
面对多重夹击的进口涂料品牌,接下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持续观察。
声明:本文由 涂料经原创并授权九正建材网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