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乱造概念是一种“积弊”,比如:“新中式、老中式、大美、小美”,搞得人云里雾里,找不着北。
很多东西一旦约定俗成,似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但细究起来,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浅尝辄止或一知半解,对于一个品类的未来发展,确实是贻害无穷的。
灯饰行业相当多流行品类之所以一阵风,没有什么积淀,更谈不上根基,一般来说跟这种“墙上芦苇、山间竹笋”的瞎参乎现象关系很深。
当一个产品概念出来,一般都是当事人心血来潮,从来没有人去思考这个概念植根于哪里?能否站得住脚?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往哪里走?未来是什么?然后推出几款产品往概念上一套就推向终端。其他人见有利可图,也跟着起哄,成就成了,不成大家一起倒霉。至于有没有未来,有多大前景,能持续多久?行业人士似乎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
很多人的投资就是这样打水漂儿的。因为很多时候这个品类压根就没有什么前途,甚至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或者,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因为它出生那一天就注定了夭折的命运。
很多人就是这样倾家荡产的。因为他不懂,所以盲从;他前面的领路人也只是心血来潮,也只是半通不通,半懂不懂,所以到头来一定要撞南墙,一定要走进死胡同,一定要半途而废。
所以,行业的后来者在提出或使用新概念时当慎重,至少要有一点儿底蕴,要有点儿理论基础,至少要能自圆其说。要开创一个品类,就要像独创一个门派那样,要有自己的剑谱、学说,要有理论基础。
新中式是什么?什么又是老中式?是不是新中式一出来,老中式就得死?
没有人说得清楚新中式是什么,也没有人说得清楚老中式是什么。争得面红耳赤时,大不了拉你去看所谓“新中式”或“老中式”的产品或店铺。
行业缺少真正有研究、有造诣的人。
其实,所谓“老中式”,就是指传统中式,命名为“中式古典”比较贴切。就是承接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文化、建筑、家居、装饰等诸多元素,然后跟灯饰相结合而创造的灯饰古典主义艺术。在中式古典概念里,所有传统美学元素,只要跟灯饰能**统一的,不矛盾不冲突能和谐交融的,都是中式古典灯饰的主题和元素,都是它产品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式古典不仅取材广泛,而且创意和创造空间巨大。
那么什么又是新中式呢?
新中式就是不拘泥任何传统中式的表现形式,另起炉灶,不一定具备中式的形、传统元素,但具备中式的魂,所有创新元素都能为我所用,但有脱离不了中式的文化、品位、味道的灯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能说明新中式的显著特征。因此,新中式**适合的名称应该是:“现代中式”或“中式现代”。
一旦这个命名确立,新中式的前途立即广大、光明了起来。自此以后,中式现代或后现代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