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兴的水性漆产业,涂料企业方面应该注重技术突破和市场培育,而不是产能建设的突飞猛进;涂料协会和政府不能疏于引导放任低水平重复。当前,应从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和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着手,遏制水性漆产业走规模扩张的老路。
据九正建材网了解,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普遍提升,尤其是各国环保法规对涂料中VOC含量做出严格限制,水性涂料迎来发展机遇。水性涂料将同类溶剂型涂料的高性能化与水性涂料的低VOC含量相结合,环境效应好、施工相对方便,广泛适用于木器家具、建筑装饰、汽车涂料的中涂与面涂。同时,伴随我国技术日趋成熟,其原材料成本明显降低,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已开发出越来越多为市场所接受的水性涂料。但在国内水性漆的使用率还非常低,市场占有率仅有7%—8%左右,其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因此,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涂料企业进入此领域。
近期,鸿昌化工、PPG、艾仕得、晨阳集团、中南涂料、科天化工、汇龙涂料等涂料企业纷纷扩建水性漆产能,其中部分企业计划新建水漆项目,可以说水性漆扩张处于热火朝天的状态。然而实际的情况是,从去年开始,我国涂料产业已经进入了“微增长”时代,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或倒闭,经销商关店或转行或换品牌等时有发生,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一时之间,业界担心,作为新兴子产业的水性漆会不会像其他子行业一样患上产能过剩“旧疾”?
环保成投资主要考虑因素
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各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其中均提到“推进非溶剂型涂料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广使用水性涂料……”而与油性涂料相比,水性涂料更加环保。现在国家正在重拳整治PM2.5,必然会刺激水性涂料行业的发展。
水漆是否会患上产能过剩“旧疾”?
“水漆行业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即将迎来一个井喷发展期。”河北晨阳集团总工程师肖铭说,之所以得出这样大胆的结论,跟眼下的大气污染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专家介绍说,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是PM2.5。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中汽车尾气排放占30%,VOC排放占21%,其它日常发电、工业生产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占49%。而VOC排放中约18%是由溶剂型油漆排放产生的。
也正因为此,在2013年全行业的固定投资过程中,其中70%以上为投资水性漆项目,比如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新水性漆车间投产;Axalta(艾仕得)涂料系统宣布将在上海投资逾5000万美元建设环保水性涂料工厂;中涂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总投资2200万美元新建的水性涂料工厂在安亭投产;启利漆宣布将在湖北省孝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大型水性建筑涂料生产基地;日出化工专门生产水性木器漆乳液及其它水性功能性乳液的新厂启动;科天化工拟在兰州新区投资建设20万吨水性树脂、水性涂料等项目;总投资7453.59万元的广东省韶关市恒升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水性涂料建设项目启动,等等。
而在2014年年初,水性涂料项目投资依然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鸿昌化工、晨阳集团、中南涂料、汇龙涂料、旭化成精细化工等涂料企业也纷纷扩建水性漆产能的计划。
2月11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旭化成精细化工(南通)有限公司增资4759万美元,开工建设二期水性树脂涂料项目;近日,上海中南涂料厂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拟投资新建年产5万吨水性建筑涂料项目,项目投资约13118万元;2月24日,广东汇龙涂料有限公司也宣布将马上投资建成2000多平米的水性车间;2月21日,本网记者从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晨阳工贸在保定博野正在建设一个12.5万吨的水漆生产线,同时,还在徐水酝酿一个占地千余亩、产能100万吨的工业园专门生产水漆,等等。
2月15日,广东鸿昌化工有限公司宣布在广东顺德投资近1亿元新建鸿昌集团科技工业园,其中包括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个水性漆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据了解,该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0亩,设计产能达8万吨,项目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预计项目在2014年建成投产。
“考虑到当前国家不断重视环境保护,公司新增水性漆项目,也是为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品的号召,提升社会效益。”鸿昌化工装修漆事业部总监刘芳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鸿昌化工目前的技术优势和当前的市场趋势,公司计划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更充分地利用公司在属性涂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下游行业对水性漆市场需求的增长。”
外资涂料企业也纷纷布局水性涂料市场。据了解,PPG公司在去年设立了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拥有新的水性涂料制造设施。天津厂是PPG公司在全球**大的涂料制造设施,扩大了工厂生产水性涂料的能力。
“我们很高兴地庆祝中国关键扩建工程的竣工,”PPG工业公司汽车OEM涂料高级副总裁CynthiaNiekamp说,中国汽车生产业正急剧的增长,根据新的环境保护法规,生态友好型水性汽车涂料需求增加,这将继续推动PPG公司在这里的业务扩张。”
公司报告称,PPG的水性涂料技术,因其排放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高效率,在中国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涂料的公司中越来越受欢迎,也继续推动了PPG公司的业务扩张。
“随着中国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我们估计中国新生产汽车上的水性涂料使用,在未来五年内将从40%到增加到60%以上”,PPG工业公司亚太区汽车涂料副总裁圣文森特罗宾(VincentRobin)说,PPG的定位很好,就是帮助中国汽车制造商增加使用水性涂料产品和技术。例如,B1:B2高档紧凑过程是创新的水性涂料技术,使我们的客户减少底漆层的使用,同时降低拥有汽车的成本,提高车辆总重量的燃油效率。
2014年1月10日,由全球**的液体和粉末涂料供应商艾仕得涂料系统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的环保水性涂料工厂破土动工。该工厂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艾仕得水性涂料的产量。
该工厂预计于2015年投入生产,每年生产25000吨优质的水性涂料产品。艾仕得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睿思(Charles Shaver)表示:“我们投资该工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对高性能水性涂料的迫切需求。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们的创新技术专注于提供环保涂料解决方案,而我们的新工厂也采用了**新一代的生产系统,以**大限度地减少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艾仕得水性漆生产工艺采用全球新一代水性漆技术来生产精益且环保的汽车涂料,从而使客户有效减少涂料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涂装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二氧化碳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
前景看好但技术水平需提升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刘杰表示,为了减少涂料行业中VOC的排放量,近年来,涂料行业一直在推广水性环保型涂料。目前,水性涂料在涂料总产量中已经占到了50%,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涂料已经实现了水性化,木器家具漆中水性漆的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去年,水性木器漆的产能增长很快。但尽管如此,在涂料总量中还有一半的涂料是溶剂型的。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提供的2012年的调查显示,涂料加上涂装行业VOC的年排放总量多达四五百万吨。
据介绍,虽然我国建筑涂料水性化程度较高,但占涂料行业份额60%以上的工业漆和木器漆依然是传统油漆的天下,水性漆的比重不到10%。那些建筑涂料、工业漆、木器漆等领域的大企业目前主要生产的还是传统的油漆。国际上对水漆的使用比较早,在欧洲的使用率已达到80%—90%,并且从2004年4月1日起,欧盟已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油性漆。但在国内水性漆的使用率还非常低,市场占有率仅有7%—8%左右,其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专家认为,我国水性涂料市场前景看好,但整体技术水平需不断提升,其关键是水性树脂结构设计与合成技术。还要进一步提升其技术研发水平,使其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传统溶剂型涂料;此外,还需在成本控制上进一步努力,使其产品价格接近消费者心理需求。专家还强调,由于我国消费者生活习惯与国外存在差异,水性涂料推广受到一定限制,消费者不必过分强调漆膜丰满度与厚度,能确保环境效应好、木器使用不变形即可。
专家也指出,目前水性涂料尚存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耐水性上,某些施工与应用环节也不甚理想。如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干燥速度慢,与水反应产生的CO2易残留涂膜中,可增大铁质基材体系的表面张力,对基材与颜料润湿性较差等。
尽管开发环保型的水性产品已经成为涂料行业的大势所趋,但国内建筑装饰、家具涂装等行业仍在大量使用溶剂型涂料产品。这固然是由于水性涂料环保产品在性能上还有不足,工艺尚不成熟,但更重要的还是成本问题,其价格相对昂贵,发展还受原材料及助剂的限制。目前国内市场处于启动阶段,尚未真正形成规模,涂料水性化进程还需加速。
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晓东表示,涂料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建筑用涂料,一个是工业用涂料。西方发达国家在环保型涂料的开发和应用上比我们先进。西方国家建筑用涂料的水性化程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中国现在达到80%左右;而工业涂料,西方国家水性化的比例达到了50%,而中国只有10%左右,这个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和各个省市层面,都在发布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和途径就是要用水性化的产品来取代溶剂型的产品。”赵晓东强调。
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黏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水漆是否会患上产能过剩“旧疾”?
就在水性漆产能急剧扩大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可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要,那就是新兴产业——水性漆行业是否由于产能过快增长而患上像其他涂料子行业一样的产能过剩“旧疾”?
据九正建材网了解,2013年我国涂料产业总产量已达1300多万吨。庞大的产能远远超出了当前国内市场需求,不仅造成大量产能闲置,还将导致行业陷入价格战等恶性竞争,当下现实的竞争格局就摆在面前。这是一种典型的结构性过剩。多数涂料行业子领域,均是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能相对不足,这与涂料技术研发周期长、准入门槛低、前期市场容量小密切相关。
从实质上看,水性漆行业和近年来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过剩不完全一样。水性漆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需求还没有释放出来。当然,相对过剩带来的充分竞争,成为促使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原因。
业界分析人士指出,部分涂料子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能力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它与涂料产业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缺乏有效引导布局、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不完善的制度安排、市场失灵等因素都密切相关。**,企业的投资冲动和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使得部分涂料子领域投资行为日趋不理性化,**终造成了产能过剩;其次,缓慢启动的国内市场,导致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加剧了产能过剩。
当前,部分涂料子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反映了涂料产业在发展初期缺乏冷静思考和整体规划。而发展新兴的水性漆产业,涂料企业方面应该注重技术突破和市场培育,而不是产能建设的突飞猛进;涂料协会和政府方面应注重分析水性漆产业的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而不能疏于引导放任低水平重复。当前,应从完善水性漆投资项目管理审核体制、建立水性漆产业统计监测体系、营造激励创新和市场应用的政策体系、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和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着手,遏制水性漆产业走规模扩张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