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我国防爆电器行业增速趋缓 亟须转型发展

来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 发布日期:2013-10-09 10:10:37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投资力度、市场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减弱,防爆电器行业经济运行热度明显降温,生产经营形势景气度不高。其具体表现为,企业产销指标、订货量不断下滑,企业盈利明显减少。为推进我国防爆电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亟须正视和解决面临的诸多困难和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投资力度、市场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减弱,防爆电器行业经济运行热度明显降温,生产经营形势景气度不高。其具体表现为,企业产销指标、订货量不断下滑,企业盈利明显减少。为推进我国防爆电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亟须正视和解决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基本满足市场需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防爆电器行业已获得快递发展,尤其是矿用防爆电器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工厂用防爆电器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矿用防爆电器产品的发展和进步,其明显标志为,煤矿电气自动化技术、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等自动化产品达到一定水平,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电子调速技术在煤矿井下运输机械提升机械和采煤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防爆产品制造体系,基本上满足了煤矿井下供配电、井下机械化,以及控制、保护的需要。

面临诸多困难问题

在防爆电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均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影响发展的问题。从总体上看,面临外需不足、产能过剩和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创新能力不足。截至目前,我国防爆电器行业真正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仍然较少,占绝大多数的小型企业基本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有的小型企业甚至连基本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有,但也在盲目地生产防爆电器产品。由于这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致使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是产品销售流通领域比较混乱。部分防爆电器生产企业缺乏市场调研,新技术、新产品较少,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低水平、重复性生产一些低档产品,靠低价格谋取市场份额。一些小型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假冒伪劣产品还有市场。这种伪劣产品在市场流通,不仅给用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而且还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制约影响行业技术进步。

三是企业集中度过于分散。防爆电器生产企业数量较多,而且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更新速度慢。

四是市场需求萎缩。国内外市场低迷,导致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均大幅下降,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企业设备利用率下滑明显。

五是仍有融资难问题。全行业中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资金紧张状况仍然比较严重。

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纵观我国防爆电器行业的发展,尽管存在着不足和挑战,但发展前景仍然光明。专家认为,基于当前的宏观背景,防爆电器行业经济回暖的过程或许会比较长,因此亟须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当前的关键是要下大力气抓技术发展,抓质量改进,建立一个远大的持续发展目标。

在此背景下,防爆电器生产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困难和挑战。一方面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应对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提高现行产品的技术含量,尤其是在结构方面有所突破,使其性能安全可靠,外形美观、实用。同时,大量采用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电性能,加强系统化工程建设。

二是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使其技术含量迈上一个新台阶。技术创新,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随着我国矿用电器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要及时了解国内外矿用电器生产核心技术的研发动向、工艺装备、技术应用及趋势等,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在电动机起动领域,软起动正在悄然兴起,但在防爆电器领域内,还很少应用。要经过不断努力,促进软起动在防爆电器行业应用和发展。

三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尽管石化企业的供电质量要好于煤矿,但对于众多用电负荷来说,尽可能减少无功损耗,已经在各用电方面引起了高度关注。近年来,人们发现进行终端补偿要好于集中补偿。所以,纷纷采取对电动机等感性负载进行终端补偿的技术,而工厂用防爆电器完全可以在这个方面跟上发展步伐,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水平。现今传感器技术发展很快,防爆电器行业要充分利用传感器,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气体、光电等方面的信号利用,使防爆电器的控制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

推荐阅读

更多>>

电器行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