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紫檀、黄花梨家具原材料疯涨之后,金丝楠木的价格又迅速上涨,天价金丝楠木家具比比皆是,而金丝楠木原材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古典家具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花梨辉煌谢幕,金丝楠王者归来。
天价金丝楠木的说法不绝于耳:一根金丝楠木可以换一栋楼,一张金丝楠木桌子价值3个亿……火爆的市场行情也引起了金丝楠木的投资热,甚至有商家宣称,金丝楠木已经进入**险投资期。记者通过对业内专家进行采访,试图还原金丝楠木的本来面目。
在疯狂的金丝楠木背后,支撑其暴涨的重要卖点是“皇家御用”的头衔,市面上关于“金丝楠木是皇帝**木料,是帝王之木”,“清代权臣和珅,因为用楠木造房,才被嘉庆皇帝赐死”等关于“皇家**”的传言很多。
市场上有说法称,由于过度砍伐,早在明末,金丝楠木已经濒临灭绝,所以价格十分昂贵,古代更有“一楠一命”的说法。对此,曾就职于国家林业部、明清家具材质研究专家周默并不认同。他说,“学界对金丝楠概念也很混乱,并没有可行的标准,甚至各执一词,较为复杂。目前,世界上现存楠木种类有200多种,金丝楠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特定树种,而是大家对一些木材中出现金丝现象和金黄色光泽楠木的泛称。只要楠木中包含金丝、不管多少,就可以称为金丝楠木”。
对于金丝楠的存世情况,周默介绍说,与黄花梨、紫檀等硬木高达数百年的生长期不同,楠木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而且后期生长迅速,在自然环境下,楠木几十年便可成材,人工种植林时间短,并非有人所言的明代就已濒临灭绝。而且,在明清时期,楠木作为民居、庙宇以及棺木用材,使用较为广泛,因此在民间留存的旧料也较多,资源并不稀缺。
有人表示,只有桢楠才是金丝楠木,其余的都不是。对此说法,周默表示,200多种楠木,连木材学的专业研究者都很难分辨,普通的商家又怎么去分辨,“这完全是有商业目的的炒作,将金丝楠木的范围和种类做得越窄,越好炒作,这种说法完全是误导消费者的噱头。”
对于市场上流传的金丝楠木钦定为皇家御用之木的说法,诸多专业人士均有共识:在明清各种典籍制度中,没有任何一条明文规定,金丝楠木只能是皇家使用。而在9册的《大明律》中,也没有任何关于使用金丝楠木的规定和记载。“在明朝和清朝没有哪部法典、哪条规定说楠木只能皇家使用,而就地取材的原则决定西南地区的很多建筑也是金丝楠木建成的。” 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曹静楼表示。
金丝楠木皇家独享这一说法完全是出于商业炒作的“偷梁换柱”,曹静楼说,“现在市场炒作的概念是皇家专属,是属于偷换概念,根本没有什么皇帝木,皇家也用,民间同样使用,而且皇家使用的目的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皇家很少用金丝楠做家具。”
对于当下出现的天价楠木家具,古典家具研究者沈平解释道,明清宫廷家具文化是围绕紫檀、花梨等硬木展开,金丝楠木主要用作家具辅料。在清代之后,紫檀等进口木材日渐稀缺,所以会采用金丝楠木作为部分替代。在古代,金丝楠木算“柴木”,木质偏软,不适合做大件家具。人们更多的是将金丝楠作为硬木家具的辅料,比如背板、隔板这些内部结构,以节约硬木用料;有的是将楠木作为内胎,外面包上紫檀、花梨等硬木,成为明清时期独特的包镶家具。
目前,专家普遍认为,时下的金丝楠木热纯属人为炒作,商家及不良专家通过偷换概念、歪曲事实、编造故事等手段,为金丝楠木戴上皇家御用的面具,为其价值镀金,加之电视营销等手法,夸大其固有价值,而背后的真正目的在于误导消费行为,在尚不规范的家具市场中牟取暴利。
周默认为:“前几年,资本运作的投资者和不良学者相互勾结,在炒作完黄花梨、紫檀之后,没有其他原材料可炒,就寻找货源充足的品类,囤积居奇,从经济利益出发,寻找由头,按照炒作的规律,将楠木价格也炒起来了。”曹静楼也透露,“因为楠木品种很多,有的商家搭顺风车,其实楠木木材虽然少了,生长期仍旧比其他硬木短得多,资源并不稀缺。”
专家表示,金丝楠木疯狂暴涨的背后,是人为编织的金丝套,在鼓吹“皇家御用”的同时,也在误导更多的人入场。作为消费者和投资者,尤其需要谨慎投资,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