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舜照明携手京东商城在京启动 “点亮中国家庭节能计划”,旨在关注和支持中国节能环保事业,推动上下游厂商优化技术、降低成本,向公众推广普及LED节能照明产品。
“目前LED行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未来洗牌在所难免。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秘书长陈燕生坦言。
据本报记者了解,LED产业在国家的发展计划中,2020年将会达到百亿元产值的规模,然而看似朝阳的产业,却未老先衰。近期,各大LED企业发布的 2012年年报显示,整个行业业绩普遍低迷。如制造LED芯片的德豪润达,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7%;士兰微下降88%。
“产能过剩是存在的,不承认就不是实事求是,而且这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无论是上游的芯片产业,还是下游的消费品都是这样。 ”陈燕生表示。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各家企业给出的解释普遍是: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大幅下降。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LED发展至今,从来不缺少政府的补贴。去年LED照明产品在政府采购市场表现火热,采购项目数量约为200多项,采购规模达到2.62亿元,与往年相比,采购项目数量和采购规模均实现大幅增长。
不过,政府的大量补贴没有被用到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上,LED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大企业手中,盲目的产业扩张和低端发展造成国内LED产业严重产能过剩的局面。
业界预测,LED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局面在2013年仍将继续,企业也将继续通过降价消化库存、获取市场份额。更让人担忧的是,近日两家 LED上市企业三 安光电和勤上光电分别曝出涉嫌造假的新闻,面对LED产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企业发展的现状,LED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光伏?
上舜照明CEO孙建宁认为,LED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大,不会重蹈光伏的覆辙。“现阶段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LED都还没有被大规模地应用。各行各业都要用照明,这个和光伏有很大不同,光伏很局限,而且光伏现在过剩,LED从照明的角度来说,才刚刚开始。 ”
对于政府力推而终端尴尬的LED照明产业,电商因其模式较新、前期投入的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大受LED企业欢迎,已经成为很多LED企业开拓室内照明市场以 及做好LED照明产品营销重要方法之一,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商渠道对LED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电商就意味着价格战下低价走量。因而,定位高端的 品牌或产品必须谨慎。李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