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山机械制造水平与西方国家有差距,这是共识,但到底差多大?为什么存在这种差距?究竟有没有机会改变这种局面?
通常,我们把中国与国际,主要是西方矿机制造水平的差距说成15~20 年,但年限是一种太简单的说法,即使再过这些年,中国的制造水平就能达到目前西方国家的水平吗?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矿机制造水平差在哪。
**,可靠性差、稳定性差、效率低、零部件使用寿命短。这似乎是“山寨”产品的共同特点。虽然中国制造的矿机在功能和参数上与国际产品相差不大,但其现场的表现和耐用性上与德国、美国等生产的矿机产品相比,相去甚远。
其次,大型化程度较低。由于人类对矿产资源持续、大量的开采,使易选矿、富矿越来越少,而贫细杂矿越来越多,因此,矿山的大型化采选趋势在所难免。这就要求设备的大型化水平能跟上矿山的大型化采选作业的要求。但国内矿机设备的大型化并不理想。以浮选设备为例,世界**大的浮选柱已经做到了 660m3容积,但国内还停留在100 m3以下。
**后,智能化水平较低。国外的矿山机械机加工大量采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如全球成套井下采矿设备供货商、德国DBT 公司,全部采用机器人完成地下采矿设备的焊接作业。其作业的质量与效率,即使是熟练工人也无法与之相比。而中国矿机制造方面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仍然偏低。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以前常常有人把它归就为工业、技术基础薄弱,事实上,中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仿制前苏联的机械产品,当时苏联的技术水平与美国和日本差距不大;中国又在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引进西欧、美国和日本技术。因此,中国矿山机械的起步水平并不低,基础薄弱并非我国矿山机械制造技术与国际水平形成差距的根本原因。究其根源,是国家、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所致。
首要原因是创新和研发的激励机制不够,导致创新精神缺乏,即使有人提出了真知灼见也得不到好的采纳和落实。
其次,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存在很多漏洞,使创新和研发的成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打击了企业或个人的积极性。
另外,中国人注重处理人伦关系,却在科学、自然方面较少关注,使中国人在技术上缺乏开拓与钻研的精神。
而目前,国际上除了技术上的继续探索之外,矿机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终解决方案”,表面上做的是设备,但实际上是提供的一整套项目方案,涉及到生产线的成本控制、工期控制和工程预期收益的达成。这需要包括财务、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有效完成。这对中国的矿机行业形成了更大的挑战。可喜的是,在国内,已经有企业开始尝试这种整套矿山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建设,如烟台鑫海矿机有限公司提供的选矿总包“一条龙”服务,这种服务成为了该公司发展的支撑,而且烟台鑫海不仅承包国内公司,也承包了很多国际矿山工程。目前,烟台鑫海是国内完成选矿总包工程**多的企业。
就目前来看,中国矿山机械**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但在人口红利消失的今天,价格优势正在慢慢消失,东南亚国家渐渐正在接替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中国矿机制造行业该何去何从,需要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