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风能新春茶话会”上透露,国家能源局开始关注风电机组的以大代小、以旧换新政策。
4万千瓦机组将到期
新疆达坂城某风电场就矗立着这样一群“耄耋老机”。36台破旧斑驳的风电机组缓缓转动,还有一台已经躺在维修厂的手术台上,4、5个工人七手八脚汗流浃背,试图延续这个垂危病人的工作生命。
工人们知道,他们的抢救费力不讨好,即使能够起死回生,但谁也说不准它还能工作多长时间?况且,老机组随时面临着二次、三次抢救,也许风电场耗费的人力物力比发的电还多,这还不算坠落、起火等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批机组属于达坂城风电场一期项目,1991年从丹麦、荷兰进口,承担了中国试水风电产业的重任。之所以选择新疆,是因为其“三山夹两盆”的有利地形。
当时的机组功率只有300千瓦,还不到现在主流2兆瓦机组的1/5,随着后续引进的4台450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约1万千瓦的达坂城一期拉开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序幕。试验成功后,1995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4倍,达到了将近4万千瓦。按照风电机组寿命20年计算,在今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4万千瓦风电机组将陆续面临以旧换新的局面。
以新换旧的经济账
事实上,风电场业主乐于看到这个局面。用一台额定功率1500千瓦的新机组置换5台300千瓦的老机组,不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而且,置换之后的风电场将会赚得更多。
“这相当于提高了40%的发电量和收入,在达坂城,老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只有2800,新机组则可达到3500小时以上,再加上节省下来的维修费用,就能多赚一半。” 该达坂城风电场厂长告诉记者:“如果利用五台风机节省下来的占地,还能再多装3、4台新机组。”厂长当时说这番话时,似乎要拿出计算器来算算。
“除了经济上的收益,风电机组的以新换旧也能避免倒塌、起火等无法预料的重大伤亡事故。” 该厂长补充道。
以新换旧的好处显而易见,达坂城风电场已将想法上报到新疆公司及北京总部。然而,由于一系列条条框框的政策限制,本应是**简单的更新换代却举步维艰,目前工人们能做的只是抢救老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