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触控面板产业面临变局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日期:2013-01-15 16:00:09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中国大陆触控产能的快速提升给全球触控面板厂商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国台湾厂商的技术优势渐退。韩国政府和厂商意识到在触控面板领域不占优势,并放言要重整旗鼓,发挥技术优势提升产业地位。随着In-Cell、On-Cell技术成为主流,在这两个领域

近年来,全球触控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各种电容屏投资项目陆续投产,2012年成为中国大陆触控面板厂商开始收获的1年。中国大陆触控面板厂商经历了技术转型的阵痛期,不仅技术和量产能力快速提升,相关配套产业也迅速发展,得到了国际一线大厂的认同。

中国大陆触控产能的快速提升给全球触控面板厂商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国台湾厂商的技术优势渐退。韩国政府和厂商意识到在触控面板领域不占优势,并放言要重整旗鼓,发挥技术优势提升产业地位。随着In-Cell、On-Cell技术成为主流,在这两个领域已提前布局的韩国厂商,还是有机会超越中国触控面板的产业地位。

大陆:触控厂商与终端关系渐稳

产能和规模的迅速提升是中国大陆触控面板厂商成长的**标志。

总体而言,中国大陆触控面板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产能大,技术品种齐全,布局完善;二是终端客户广泛,不乏国际一线大厂;三是新品上市时间大幅缩短;四是触控配套产业发展迅速。

中国大陆触控面板以手机应用为主,比重超过八成,中国大陆厂商的手机用触控面板的出货比重在 2012年**季度为32.7%,到第四季度提升至39.4%。前四大触控面板厂商欧菲光、宇顺电子、莱宝高科、超声半导体的电容触控屏年产能上升到 1.3亿片左右,已基本满足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所需的触控模块数量。而电容屏Sensor不论是Glass还是Film结构,中国大陆出货总量都超出需求的30%,达到供过于求的状态。

中国大陆触控面板厂商以背景较单纯的中小企业为主,曾因为规模小、产能不足的问题被三星等一线大厂拒绝。所以说,产能和规模的迅速提升是中国大陆触控面板厂商成长的**标志。2012年不仅欧菲光这样**、老牌的触控面板厂商切入三星等国际一线大厂的供应链,而且深越光电每月供给三星的电容屏都高达200万片到300万片。另外,深越光电还打入了包括松下、索尼、联想等国内外**终端的供应链。

从产品种类来看,中国大陆触控屏的产品种类比较齐全,不仅G/G、G/F/F等产品出货量大,而且OGS、OPS、OFS等新品也有储备。中国大陆很多厂商如欧菲光、信利半导体、深越光电等已具备生产OGS产品的能力,长信科技、大显科技等已有OGS产品量产出货。这次中国大陆厂商在新技术的反应速度,比前几年在电容屏技术的反应速度要快很多,这说明目前中国大陆触控厂商充分重视技术研发,并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另外,中国大陆生产设备和化学材料厂商明显增多,这也是一大亮点。除了设备厂商已经开始摆脱前几年单纯做代理的困境,化学胶、油墨、钢化玻璃、触控IC的供应都已经实现本地化。

台湾:品质和技术优势渐退

我国台湾厂商下游供应对象主要以苹果、宏达电等终端厂商为主,对大陆市场供应逐渐减少。

目前我国台湾是全球触控面板出货比重**高的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达47%以上。同时,我国台湾厂商是**早打入大陆市场的力量,也是**成功的。时至今日,我国台湾厂商在大陆的优势已大不如前。两年前,同样的电阻屏,洋华的单价即使高出欧菲光1/3,也有**终端厂商愿意购买。

正因为高价、高利润与新技术独占的原因,让我国台湾厂商在2010年赚足了钱。由于对大陆市场的预期过高,2010年中期到2011年初,我国台湾厂商开始大规模投资扩充产能。然而,随着大陆触控产业的崛起,我国台湾厂商市场份额逐步萎缩。目前,我国台湾下游供应对象主要以苹果、宏达电等终端厂商为主,对大陆市场的供应并不多。

近年来,随着触控面板发展日趋火热,我国台湾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中华映管等厂商都加大了触控面板的投入力度。奇美电子和友达光电推出了全系列触控面板解决方案,引起关注;中华映管调整6代线制程,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触控产品组合,并将触摸面板作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韩:以“新”求胜

韩国厂商重新调整策略,美国厂商新技术实现量产,外资企业意图发挥优势抢占触控市场。

日韩、欧美厂商在中国大陆投资触控产业的并不多,无法与我国台湾厂商相提并论,与中国大陆触控产业的关联多集中在化学材料和高端设备。但是韩国厂商在触控产业提供的相关设备和材料,对中国厂商而言都比较陌生,这也可以看出韩国厂商在中国大陆触控市场的不作为。

过去两年,韩国主要精力都放在OLED,也确实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不过,韩国政府和厂商已经意识到在触控面板领域不占优势,放言要重整旗鼓,并发挥政府优势集中力量提振触控面板市场地位。但从目前已初步形成的全球触控面板产业格局来看,韩国如果仅仅依靠中国大陆和自身市场,很难取得理想成绩。不可否认的是,韩国在新技术上的研发能力超越中国大陆。随着In-Cell、On-Cell技术成为主流,在这两个领域已提前布局的韩国厂商,还是有机会超越中国大陆触控面板的产业地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辉锐公司对于石墨烯取代ITO触控屏幕的应用,已经提供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推出后需要更改的设备,都提供了一条龙解决方案,且强调整个解决方案已达量产水准。

在手机触控屏中,陶瓷材料氧化铟锡(ITO)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但是,氧化铟锡价格高、用量大、易碎、有毒,而石墨烯和现有触控面板材料氧化铟锡相比,具有低成本、高性能、更柔韧、更环保的特点。采用石墨烯的触控屏幕手机预计成本会降低30%。除了能够实现功能替代外,更重要的是石墨烯具有优异柔韧性,与显示屏追求柔软可折叠的大趋势也是一致的。

尽管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大陆石墨烯仍处于量产的摸索阶段。2012年11月,我国辉锐展示出一整套石墨烯解决方案,并实现规模化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石墨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拓墣产业研究所上海子公司研究员 张之烦

推荐阅读

更多>>

  • 触控面板产业面临变局

    中国大陆触控产能的快速提升给全球触控面板厂商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国台湾厂商的技术优势渐退。韩国政府和厂商意识到在触控面板领域不占优势,并放言要重整旗鼓,发.. [详细]

    2013-01-15 16:00:09
    查看数 1162
  • 南韩将扶植触控面板 拿下触控面板**宝座

    在计划中南韩政府准备将目前必须依靠进口的强化玻璃、透明导电性薄膜等触控面板等关键零组件在3年全部国产,同时支援南韩企业生产设备的研发,提高相关设备的自制率。 [详细]

    2012-11-08 11:46:47 液晶面板
    查看数 1143
  • ITO导电膜VSITO玻璃 谁是触控市场先锋

      触控面板市场正随着多样化的应用市场而不断成长。而市场的大幅成长,也使得触控装置的标准化问题更型重要。琦芯科技总经理许 [详细]

    2010-07-16 14:42:56 玻璃 导电玻璃
    查看数 1219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