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费者都知道,节能灯由于含有汞等有毒物质,存在着环境安全隐患。2008年国家启动“绿色照明”工程推广的上亿只节能灯,即将进入集中报废期,居民家庭产生的废旧节能灯的回收和处理难问题近来再次引起各方关注。
回收难题
居民家庭产生的废旧节能灯回收面临**个难题,出现在小区垃圾分类回收环节。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垃圾学院工作人员陈立雯去年曾在北京走访了六七十个示范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她告诉记者,这些小区的垃圾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厨余垃圾,一类是其他垃圾,至于废旧节能灯放在哪里,并没有相关规定。她曾经多次看到废旧节能灯被直接扔到垃圾筒里,这些被扔掉的废旧节能灯管可能被送到垃圾处理场填埋或焚烧。
废旧节能灯回收处理难引各方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研究员聂静告诉记者,不管是填埋还是焚烧,节能灯中所含的汞都会随着灯管的破碎而挥发,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
为什么小区内没有一个废旧节能灯回收渠道?陈立雯认为,这涉及究竟由谁来负责回收渠道管理的问题。因为含有汞的节能灯属于危险废弃物,应由环保部门负责处理,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由市政管理部门负责,两部门如何协调相关事宜,相关机制尚未建立。
除了部门协调问题外,废旧节能灯管如何回收及储存也是个问题。
鉴于产生源分散,回收难度大,2008年环保部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家庭产生的节能灯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废旧节能灯则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全国4家获得废旧节能灯处置资质企业之一的北京生态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宋鑫告诉记者,废旧节能灯的回收装置不同于普通分类垃圾箱。它一般是横式的,便于放置长形的灯管,而且底部有一个网状隔板,这样即使灯管碎了也会落到下面,隔板下还铺了一层磷粉,以防止汞蒸气扩散。但这种回收装置目前一般只用于节能灯生产企业回收不良品,尚未推广到社区。
根据垃圾分类试点要求,小区回收废旧节能灯应该先集中、储存,再统一由具备处理资质的机构对其进行回收,但根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从事收集、运输、处置含汞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储存、处置能力,还应当向环保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小区回收的废旧节能灯如何以及由哪个单位储存,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规定”。
处理困境
宋鑫介绍,目前对回收的废旧节能灯管主要有3种处理办法,一种是加硫填埋法,一种是焚烧法,还有一种是回收利用法。
加硫填埋法,就是对废旧灯管加入硫化物后填埋,这个办法**初曾在美国大量使用,但后来发现填埋物浸出液汞浓度超标,因此目前不提倡这一办法。至于焚烧法由于有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更不被提倡。而回收利用法是各国比较推崇的一种方法,它分为破碎跟物理分离技术,在环保方面已经比较成熟。
虽然处理废旧节能灯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推广应用起来也没有那么简单。宋鑫告诉记者,以该公司为例,其处理废旧节能灯业务一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我们目前处理的废旧节能灯管主要是政府通过绿色照明工程回收的,政府按照需要处理的灯管数量向我们支付相应的费用,等于是政府出钱向我们购买处理废旧灯管的服务。还有生产企业生产中的不良品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回收的灯管,这些企事业单位也愿意付钱让我们处理回收的灯管,但假如是从居民小区回收灯管,这笔处理费由谁来出,目前尚无相关规定”。
处理完的废旧灯管分为几个部分:完全破碎的玻璃、塑料、金属、荧光粉、汞。宋鑫介绍说,这些物质虽然有一定利用价值,但往往没有企业愿意收购,除了汞以外,其他已经无害的物质只能送去填埋。至于汞则只能暂时存着。宋鑫告诉记者:“汞是危险管理品,是不允许企业擅自销售的,因此我们只能存起来,也许以后回收的数量多了,再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销售或者其他处理方式。”
源头治理
如何从源头上减少节能灯可能带来的污染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理事张宏博士告诉记者,工信部今年3月发布的《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十二五”期间将以荧光灯低汞及生产中固汞使用技术为重点,实施汞污染削减工程。我国已经掌握固汞等工艺,高性能低含汞量汞齐等配套材料已实现国产化,可有效降低荧光灯含汞量,减少生产和回收过程中的汞排放。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到2014年12月31日止,全面淘汰液汞生产工艺,从2013年6月1日起,将有至少50%的新生产荧光节能灯含汞量不超过2.0毫克,比现行标准节能灯的含汞量减少60%。到2015年6月1日,新生产的节能灯含汞量目标值将达到0.6毫克,比现行标准节能灯的含汞量减少88%,这对保护环境无疑是有利的。
张宏同时表示,生产环节的低汞工艺只是方法之一,同时也需要消费者正确、科学地使用节能灯,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目前来说,可以将废旧节能灯分开保存,不要扔到普通垃圾箱,以后可以配合企业和环保组织的回收工作,但就长远来看,恐怕还需要消费者接受付费回收。
而宋鑫则建议,可以由生产企业出资建立一个基金,专门用于节能灯的回收和处理,切实履行生产者的社会责任。记者 任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