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日本光伏市场:“黑船”逆行有道

来源:solarF阳光网 发布日期:2012-12-13 11:45:00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日本光伏市场,正日益成为全球光伏企业的一个聚集点。欧美“双反”轮番轰击,全球光伏行业危机四伏的背

日本光伏市场,正日益成为全球光伏企业的一个聚集点。欧美“双反”轮番轰击,全球光伏行业危机四伏的背景之下,日本的光伏市场却因特别的政策眷顾而逆势飞扬。作为“光伏制造”头号交椅上的中国军团,当然也不能不青睐这一市场“后起之秀”。

然而,这一光伏市场很是特别,因为本国产业的垄断之局很是明显,海外企业要想横插一刀,或渗透进去,极为不易。日本的一些光伏观察家现在以“黑船”一词来形容进入日本市场的外国光伏企业,包括组件厂商,逆变器厂商和项目开发商。

这一貌似“坚如磐石”的光伏市场,正在发生着微妙而显著的变化,这让光伏业界颇为欣慰。“黑船”来了,冲着诱人的“市场蛋糕”而来,或者说冲着日本的光伏补贴去了。

光伏补贴 非同凡响

2011年,日本实现了1.2GW光伏安装量,业内人士预计2012年日本光伏市场将有可能实现40%的增长量。欧洲太阳光电产业协会资料也指出,日本太阳能发电装机量2010年累计增至362万千瓦,2011年增长了100万瓦,2012年装机规模将比去年提升3成,接近600万千瓦。

日本光伏产业逆势而起,其动力契机在哪里?非光伏补贴政策莫属。这个政策之光,溯其源头,不能不提到福岛核电站事故。今年5月,日本宣布全面弃核,巨大的电力缺口让日本不得不重视光伏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而太阳能也成为极具优势的替代新能源。于是乎,诸如可再生能源优惠政策,光伏上网补贴政策等,在日本紧锣密鼓陆续出台。

早在2009年,日本政府重新启动太阳能补贴,意在推进国内的光伏市场。2011年8月,日本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收购法案,以推动“全量能源购买制度”,由电力公司向企业收购库存能源,促进太阳能产业成长。2012年4月底,日本政府公布了太阳能发电的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IT),其中,规模大于10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上网电价补贴为税前42日元/kWh,税后40日元/kWh(约合3.3元),补贴时间20年;对于10kW以下的项目,补贴为42日元/kWh(约合3.15元),补贴时间10年。

这个数字或许在比较中才更有分量。这个长达20年的FIT补贴,从补贴金额来看,大概是德国的两倍、中国的三倍。以一个50MW的非住宅用发电项目为例,其20年的补贴总金额可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甚至更高。

如此补贴,的确非同凡响,日本市场对于光伏企业无疑是抛出了“橄榄枝”。

“黑船”驶进日本 市场大势使然

1854年,美国海军指挥官马修.佩里强迫日本开放对外贸易,结束了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下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由于美军乘坐四艘黑色船身,冒着黑烟的美国海军战舰抵达日本,此后“黑船”一词便被日本用来象征西方技术的威胁。而今,在光伏世界,再度上演“黑船”驶入的故事。

2008年以前,日本光伏市场的产品全部由国内组件制造商包括夏普、京瓷、松下(原三洋公司)、三菱电机等企业提供。现在已经有来自德国、意大利、韩国、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和美国的40多家组件厂商进入日本市场。2011年,日本进口光伏组件占全部产品供应的比例已接近20%。

中国的尚德电力早在2006年就进入日本市场,2010在该市场首次实现净盈利,而今,许多国外组件制造商如尚德电力、天合光能、阿特斯阳光电力和Q-Cells都已进军日本市场,**大的融资和开发公司之一SunEdison也已在日本正式开展业务。2012年上半年,英利绿色能源、海润光伏、超日太阳、晶澳太阳能、保威新能源等全线进入日本,多家光伏公司进驻日本成立办事处或代表处。

据日本太阳能发电协会统计显示,日本4年前还几乎为零的进口光伏电池的市场份额到2011年度已突破了2成。今年大规模光伏发电领域的进口量还将扩大,进一步推高这一数字,估计仅中国企业的产品就将占到3成以上。可以看出,在巨大需求形势下,日本的光伏市场终于开始松动。

占有光伏制造重要席位的中国军团,对于日本市场当然不会袖手旁观。除了尚德等先锋军外,其他企业也都陆续有所进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市场出货量不可小觑的晶澳太阳能。而即将兴起的日本大型光伏电站市场,更加速了国内企业的步子。4月5日,当日本上网电价出台一周后,英利对外宣布在东京设立日本区域总部。和英利如出一辙,天合光能、阿特斯也在日本设立子公司。海润光伏宣告成立日本子公司的同一天,天华阳光和上海超日太阳能签署《合作开发光伏电站项目协议书》,瞄准的也就是日本项目。

“黑船”驶进日本,是市场大势使然,挡也挡不住。

认证是头道关 “卡”你没商量

日本的光伏市场是打进去了,然而,或许打进去的企业才甘苦自知。这个市场可不像当年的欧洲市场那样容易开拓,去日本淘金绝非易事。这个市场对于海外军团相对封闭,而且其市场准入门槛很高,其手段是严格的技术认证。

对于光伏组件企业而言,要想进入日本市场,必须得到其复杂的流程认证。主要有两种认证:由日本太阳能光电协会(Japan Photovoltaic Energy Association)颁发的日本住宅顶部太阳能系统JPEC认证,以及日本电气安全环境研究所JET(Japan Electrical Safety& Environment Technology Laboratories)颁发的太阳能组件JET认证。这两个认证一个针对屋顶光伏,一个面对电站项目,它们是打入日本市场的通行证。

力诺光伏集团6月宣布成功获得日本JPEC认证,这个认证很难拿,力诺光伏产品和服务历时8个月通过该认证,也成为国内第8家获得此认证的企业。另外7家分别为尚德、阿特斯、天合、英利、赛维LDK、索日以及Upsolar。据了解,索日新能这一通行证审批花费了整整3年时间,制造业大佬英利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也正因为JPEC认证之条件苛刻、申请难度大、申请时间久,所以目前能获得JPEC认证的也屈指可数。

在日本的光伏市场,住宅发电用电一度占据主导地位,据Solarbuzz的亚太光伏市场季度报告显示,2011年内,其住宅市场竟占到了市场总量的86%。但7月1日之后的光伏补贴新政将可能改变这一状况。因为《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将会允许500kW以上的项目使用者和发电商进行申请补贴,这意味着大型电站项目有了新的机会,据日本当地统计,截至2011年末日本在建光伏电站已达50座。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光伏市场敞开了机会之门。

针对地面光伏电站的是JET颁发的JETPVm认证,该认证的有效期是5年。据悉,JETPVm认证并不简单,足以将大部分组件厂商拦在门外。这不仅需要对组件样品进行相关认证试验,还有工厂的实地调研与实地产品测试。到目前为止,中国有尚德、阿特斯、天合、英利、索日、晶澳、正泰太阳能等企业获取了该认证。

“光伏制造”在博弈 品质服务是真经

在日本的光伏圈,除了已经在全球太阳能界拥有强大实力的Kyocera、Sharp、Panasonic(Sanyo)以及Mitsubishi等,当然还有其他像是Toshiba、三井等在日本具有一定实力的厂商投入。

毋庸置疑,高补贴政策的**大受益者是日本本土的**企业,据了解,夏普(Sharp)在日本太阳能电池板市场的份额约为35%,而松下(Panasonic)以及子公司占据的份额为18%,京瓷为15%。中国军团中进入**早,同时收购了日本企业MSK的尚德电力,现在也仅占到2.5%-3%的市场份额。看来,要想挑战日本本土的“光伏制造”垄断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毕竟在日本的光伏市场,格局已开始有了松动。2012年,日本执行了真正的上网电价(FIT)政策,并积极拓展住宅领域以外的多样化市场。这巨大的潜力市场,仅靠本土企业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中国太阳能产品价格普遍比日本产品便宜30%,相对于其他国际同行,中国企业也都具有较大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然而,中国光伏在欧美的低价模式在日本是不能直接见效的。因为日本人**看重的就是产品质量,其次是服务,**后才是价格。尤其25年的质保期,让日本消费者保持谨慎。

“光伏制造”在博弈,中国企业要获得属于自己的份额,就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砝码。作为绿色通道的JPEC认证、JET认证,是光伏产品的一个重要砝码,将有效推进产品的销售业绩。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为有效获得日本光伏市场一杯羹,中国企业也是卯足了劲,狠下了质量、服务功夫。如尚德电力7月20日在长野县建立了技术支持中心,之前光伏电池面板运到中国才能进行质量检查,而今后可直接在日本开展售后服务。尚德电力的日本法人的山本丰社长表示,2012年度“力争在日本工业太阳能面板市场获得20%的份额”。全球排名第4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计划更换出口日本的产品零件的供应商。虽然去年在日本市场上的销量只有1万千瓦,但该公司自信满满地表示今年“争取把销量至少提高1倍”。

“黑船”挺进 没有策略行不通

冒有“黑船”之嫌的外来企业要在日本市场立下脚跟,没有一定的实力与策略,将寸步难行。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和苛刻的技术要求,使得日本市场的准入门槛相较于其他市场高出很多。而面对后来居上的外来企业,日本企业也不能不多加“设防”,对进口太阳能组件或光伏项目设置障碍,也是难免。一句话,进军日本市场,光景很好,但路不好走。

既然日本市场对于海外品牌有排斥情绪,进军这个市场就需要有相应的对策。有业内人士作了这么一个比较,如果企业打自己品牌一年只卖二三十兆瓦,远不如做代工每年五六十兆瓦的利润。专家也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应尽快实现本土化经营战略。

本土化的思路可以有很多。中国企业可以开发一些日本企业的OEM代工业务,以贴牌生产的形式侧面进入日本市场;或者以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商合作伙伴的身份进入日本市场,还可以与本土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来争取光伏系统项目,等等。

一些非本国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与**零售商或者分销商合作,充分利用他们在日本的品牌及认知优势,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2011年初,英利初步进入日本市场,就曾指定日本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YHS为英利在日本的**经销商。兼并小规模的日本本土企业,并获取其渠道和技术,也是一个短平快的市场进驻方式,尚德就在2007年收购日本光伏电池制造商MSK,即现在的SuntechJapan。

本土化战略,新型的营销方式,都将为进驻日本光伏市场之路添砖加瓦,或说增加砝码。没有实打实的产品进不了市场,没有有效的策略也是不能立足的。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