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日前,适逢第四个中华钢构日,记者专访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资深专家薛发教授。
记者:薛教授,您好!作为钢结构住宅领域的资深专家,请您介绍一下钢结构住宅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薛发:截至2012年,我所了解和参与的有关钢结构住宅的调研一共有四次。**次是全国性的起步调研,没有形成**终文件。第二次是2003年由北京市住建委牵头组织的一次全国性的调研。我担任小组长,一共有五名成员,**终对全国钢结构住宅的情况做了总结。这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想解决三个问题,即北京市要不要搞钢结构住宅?应该如何搞钢结构住宅?搞钢结构住宅有什么突破点?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北京应该搞钢结构住宅,因为钢结构住宅本身具有很多优点,再就是北京科研院所很多,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第三次调研是2007年,由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牵头组织的,形成的报告较为简单。组织这次调研,主要是因为在经历2005年至2006年的较快发展后,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停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建筑行业这样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行业来说,没有开发商愿意做赔本生意。二是“三板”、配套问题有待解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应该是以建筑为主,必须要把建筑的使用功能放在首位,然后才是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钢结构住宅设计和建造要注重宜居,因为老百姓选择住房肯定先看是否舒适、实用。
第四次是由企业牵头成立了一个调研小组,从2010年开始对全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状况进行调研。这次调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现状,二是钢结构住宅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调研报告中总结了一些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三板”的选择不能敷衍了事,隔音、保温工作必须做到位;二是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不能忽视居住性;三是配套设施一定要完善,不能为了降低造价而因陋就简。
记者:您曾经在英国访问学习,请您介绍一下国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情况,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薛发:日本钢结构住宅发展很快,但是日本的钢结构住宅多是3层或4层的低层住宅,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因此我们借鉴日本的经验时一定不能完全照搬,必须要选择性地吸收和利用。欧洲钢结构住宅经常是“三年磨一剑”,推出一种新体系,然后大面积推广。中国则经常各自为战,互不借鉴,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不仅耗费了资金、更浪费了时间。这其中既有领导部门的原因,也有各个企业自身的原因。希望这次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能够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早一点推出成果,不仅能造福全国人民,也有利于推进钢结构行业的发展。
另外,大家谈到住宅**想到的就是我们居住的住房,其实住宅也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到广义的住宅上,包括办公室、医院、汽车旅馆、学校等。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建设,由此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要考虑在内,否则若干年后,数千万套公租房、廉租房就成为大量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而钢结构住宅可以重复利用,应该成为更好地选择。
记者:据您介绍,钢结构住宅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仍然停留在样板阶段。目前情况下,您认为应该怎样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薛发: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钢结构行业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和物质储备,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协调,避免做重复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改进、提高、升华,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必须走模式化的道路,“三板”必须有标准。
目前,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客观环境很好,政府重视,协会在行动,专家在呼吁,企业也很重视,媒体也在关注。为了能够抓住机遇,协会要更好地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尽快把遇到的问题解决,推出指导性意见,进行具体指导。此外,要多建设样板钢结构住宅。许多人对钢结构住宅还不熟悉,只有多建样板,才会扩大钢结构住宅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关注,赢得更多的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钢结构企业,**要有政策上的“刺激”,才会激发企业参与的兴趣;其次,必须有样板,否则绝大多数企业不会跟进参与,因此做好示范工作十分重要。
钢结构住宅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同时钢结构住宅目前发展还不会太快。虽然现在有不错的政策支持,但是执行起来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此外,“三板”、配套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完善。因此,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记者:薛老,适逢第四个中华钢构日,作为行业的老专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您对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有何期望?
薛发:近几年,钢结构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和国外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根本的原因就是钢结构的社会认知度不高,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相关部门的领导,对于钢结构的特性和优势都不太了解,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加大宣传的力度。我们不仅要让中华钢构日成为钢结构行业的节日,更要让更多行业外的人通过中华钢构日这个“窗口”,了解钢结构,接受钢结构,只有这样,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记者 伟利